韩国语汉字词词缀与汉语词缀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8-11-24 17:20
【摘要】:论文主要以韩国延世大学语言信息开发研究院编著的《延世韩国语词典》(1998年10月9日)中收录的103个韩国语汉字词前缀及246个韩国语汉字词后缀及其派生词为基础研究对象,汉语词缀以现代汉语中常用的32个汉语前缀和49个汉语后缀(含类词缀)及其派生词为主,分别从韩汉两种语言汉字词缀特征、判定标准以及对韩国语汉字词词缀派生词与汉语词缀派生词的词性、语义及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韩汉两种语言汉字词缀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论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构成、韩汉词缀特征以及研究方法。 受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影响,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保持着一衣带水的友好睦邻关系,很早以来,中国汉字就随着汉字和汉文的借入,源源不断地传入到韩国词汇体系当中,与固有词以及外来词成为韩国语词汇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 论文在这一章节中对韩汉词缀研究现状进行了陈述,发现到目前为止,有关韩汉汉字词缀对比研究还指停留于表面,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未来中韩词汇教学,促进并扩大中韩两国语言学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本论文从词汇学范畴角度出发,参照词汇学与形态学基本理论,通过查找文献检索,综合分析各项研究成果,积极借鉴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与内容,以对比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归纳整理韩汉两种语言汉字词缀特征如下: 一、韩国语汉字词词缀特征:一是数量多;二是与词根相结合的范围比较广,造词能力较强;三是意义上的虚化程度不高。 二、汉语词缀特征:一是数量少;二是位置固定、依存性强;三是意义的虚化程度高;四是在汉语双音节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五是类词缀较多。 第二章主要进行了韩国语派生词汉字词前缀与汉语派生词前缀之间的对比。其中主要包括判定标准、韩汉共同使用的派生词汉字前缀、韩汉独立使用的派生词汉字前缀在语义上、结构上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首先,本章节提出了韩国语汉字词前缀与汉语前缀的判定标准: 韩国语汉字词前缀判定标准:一是单音节性;二是依存性;三是造词能力;四是词根的范畴变化;五是可以与固有词或外来词相结合造词 汉语前缀判定标准:一是单音节性;二是位置的固定性;三是依存性;四是造词能力;五是丧失了语义的灵活性 其次,本章节对韩汉两种语言汉字前缀派生词的语义及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二者之间汉字前缀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一是由于本论文中提及的韩国语汉字词均来源于汉语,因此,在语义和结构上,韩国语派生词汉字词前缀与汉语派生词前缀基本相似或相同,只是个别汉字前缀语义不同;二是结构上,韩国语汉字词前缀派生词词性类别明显少于汉语前缀派生词,但数量上却远远多于汉语词缀派生词;三是韩国语汉字词前缀基本上为实词,而汉语前缀中既存在实词,也存在虚词;四是韩国语汉字词前缀派生词其结构核心基本上位于右侧,而汉语前缀派生词中既存在右核心结构,也存在左核心结构。 第三章主要进行了韩国语派生词汉字词后缀与汉语派生词后缀之间的对比。其中主要包括判定标准、韩汉共同使用的派生词汉字后缀、韩汉独立使用的汉字派生词后缀在语义上、结构上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首先,本章节提出了韩国语汉字词后缀与汉语后缀的判定标准: 韩国语汉字词后缀判定标准:一是单音节性;二是造词能力;三是丧失了语义的灵活性;四是依存性;五是词根范畴变化。 汉语后缀判定标准:一是位置固定性:二是依存性;三是丧失了语义的灵活性;四是造词能力;五是词根范畴变化。 其次,本章节对韩汉两种语言汉字后缀派生词的语义及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二者之间汉子后缀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一是在语义与结构上,与韩国汉字词前缀相一致,由于本论文中提及的韩国语汉字词均来源于汉语,因此,韩国语派生词汉字词后缀与汉语派生词后缀也基本相似或相同,只是个别汉字后缀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是结构上,韩国语汉字词后缀派生词大都为派生名词,词性类别明显少于汉语后缀派生词;三是韩国语汉字词后缀派生词其词汇核心位于右侧,但是,汉语后缀派生词既存在右核心结构,也存在左核心结构;四是韩国语汉字词后缀除了与汉字词相结合造词以外,还与固有词及外来词相结合造词,造词能力强。 第四章为结论部分。主要包括韩国语汉字词词缀与汉语词缀特征、判定标准以及韩国语派生词汉字词词缀与汉语派生词词缀在语义上、结构上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55;H146
本文编号:235445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55;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得春,金基石;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J];东疆学刊;1997年03期
2 曾晓鹰;说“词缀”[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傅宏;;也谈现代汉语词缀的定义和范围——以五种现代汉语教材为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朱英月;韩中词缀比较初探——以韩国语汉字词缀为中心[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5 朱亚军;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6 张明;;中韩后缀语法功能对比[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7 陈伟琳;;现代汉语词缀新探[J];中州学刊;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蓓;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申京爱;韩汉语同形前缀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54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5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