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字母词:语码转换与外来词的角色冲突

发布时间:2018-11-24 15:08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239个字母词引起的争议持续不断,特别是来自语言学界内外的百余位学者于8月29日联名举报这种做法违法并声言字母词危及汉语的纯洁和安全之后,更是引起社会各界对字母词问题的普遍关注,一时之间百家争鸣,意见纷呈。字母词现象错综复杂,人言人殊,看来争论还将持续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发现这次争论固然激烈,学理的深度却显不够。我们觉得应该搁置一些具体环节上的争论,转而着力于字母词本身以及一些相关社会文化问题的学理探究。本期《修辞随谈》邀请到了五位学者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视角不同,各有侧重,但都不乏思考的深度。《修辞随谈》致力于成为短兵相接、观点碰撞的学术平台,热诚欢迎您也在字母词的学理层面上参与讨论。若您对此形成了系统的看法,也欢迎写成论文惠赐本刊。
[Abstract]:In recent times,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inclusion of 239 letters in the sixth edi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has continued. In particular, after more than 100 scholars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linguistic circle jointly reported the violation of the law on August 29 and declared that alphabetic words endanger the purity and safety of Chinese, they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problem of alphabetical word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For a while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ed with each other and opinions were divided. The phenomenon of alphabetical words is complicated, people speak different, it seems that the debate will continue at a stage. But we find that the debate is fierce, but the depth of theory is not enough. We think that we should put aside some of the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debate and focus on the alphabet itself and some related social and cultural issues. In this issue, five scholars have been invited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this issue. They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different emphases, but they all have the depth of thinking. Rhetoric is dedicated to becoming an academic platform for confrontation and collision of views. You are warmly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on the academic level of alphabetical words. If you form a systematic view of this, you are also welcome to write a paper to this journal.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全瑞,王成志;也谈汉语中的字母词问题[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晏微微;刘升民;;谈谈外来词中的字母词[J];考试周刊;2008年08期

3 潘雪莲;;略论字母词的定义与定位[J];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02期

4 韩莎莎;;混入“土豆”里的“洋葱”——谈谈汉语中的字母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12期

5 李小华;试论汉语字母词形成的原因[J];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刘宇;;字母词——现代汉语词汇的新类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王崇;;字母词的定义及归属[J];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06期

8 王彪;略说字母词的规范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9 张丽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外来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1期

10 郑献芹;字母词的使用与母语的纯洁性[J];殷都学刊;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立昌;;外来词、字母词的使用和规范化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沈孟璎;;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王崇;;字母词问题综述[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沈孟璎;;字母词的称名与音读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5 周建民;;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章恬;;试论当前中文会话中的语码转换与换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7 韩淑红;吴远庆;;《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英源外来词语对比考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燕;;汉语外来词词典编纂问题初探——汉语英源外来词个案研究[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巧云;;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永道;怎样正确看待外来“字母词”的“入侵”?[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顾雪林 潘国霖;用科学态度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主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周骅;字母词的读音暂无国家标准[N];光明日报;2003年

4 施芳;外来词使用当规范[N];人民日报;2004年

5 杨锡彭;“意化”是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倾向[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6 王亚民 赵秋长;正确对待外来词[N];光明日报;2003年

7 ;汽车外来词能否让人更明白[N];中国汽车报;2003年

8 孙力;外来词翻译亟待法律规范[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蕾 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 刘青 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研究所副所长 温昌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胡明扬 中国民航学院教授 周其焕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 周洪波;科技术语字母词汉化之路[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教育部语信司;《汉语缩略语规范原则》和《外来词规范原则与方法》通过结项鉴定[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红;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顾江萍;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王慧莉;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6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侯昌硕;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云彩霞;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张虹;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宋琦;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经纬;双言背景下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利平;大学校园语码转换动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慧美;多语者奇偶数语码转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旗;话语与青年: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角度分析《校园王》中的语码转换[D];中山大学;2010年

8 胡海波;汉语情歌歌词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域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徐伟霞;公益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学敏;从顺应论角度分析现代电视剧中的汉英语码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54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54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