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金文语境异体字初探

发布时间:2018-11-24 15:07
【摘要】:语境异体字是指在具体文献中受上下文语言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异体字。这一现象在多种文献中都存在。本文探讨金文的语境异体字。根据形成语境的差异,可以分为形体语境异体字、意义语境异体字、形义语境异体字。语境异体字在数量、形体结构、字形发展过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Abstract]:Contextual heteronym refers to the heteromorphism formed by the contextual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the specific literature. This phenomenon exists in many literatu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xtual heterogeneity of Jin We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formation contex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rm context variant character, meaning context variant word and shape meaning context variant word. Contextual variant characters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quantity,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两周出土文献‘语义知识网络’建设”(项目编号:06JJD740010)
【分类号】:H1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希荣;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李军;论言、意、境及其关系[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唐芸;略谈语境与词汇意义[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闵毅;闵平;;语境与意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4期

5 陆承刚;语境的张力效应与对解读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胡学文;论语境对意义的影响[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8 姜艳艳;;语境对语义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9 高岩;语境与意义的选择及理解[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谢应光;语境中的主观因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芳芸;;《医古文》中“死”义词语群的意义探析[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荣馨;;论功能域的概念[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焰结;;卡特福德的有限翻译论[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申晓亭;;少数民族文字拉丁转写的意义与方案[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汲传波;;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由美国明德大学汉语教学谈起[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彭聃龄;;汉字识别与连接主义模型[A];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丁洁;;最切近的对等[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试论翻译中的语言的功能对等[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Teaching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Proceedings of FIT Fourth Asian Translators' Forum[C];2005年

10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金科;商周的甲骨文与金文[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义海;西周金文修辞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刘强;先设消解机制的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戴晓雪;汉语称呼中的“代位”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盛若菁;基于语义的比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慧;预设与语境[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陆军;翻译中的语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陈明;[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汪强;语境与理解[D];东华大学;2004年

5 陈静学;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6 房敏;回指转喻产生的语用视角[D];苏州大学;2009年

7 阿拉腾苏布达;东部裕固语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周薇薇;选择与顺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尹青;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4年

10 陈艳;《世说新语》词语释义商榷[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54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54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