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儿童辅音习得个案研究
[Abstract]:The initials of children are systema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adults. Consonant acquisition bia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Putonghua children's phonetic acquisition with common physiological basis.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levant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ype and number of initial errors in a Chinese Putonghua child from 3 years old to 4 months old to 3 years old and 10 months old. The causes and rules of errors are also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language materials of another child. According to the corpu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initial errors: substitution and shedding, among which the substitution types include stop-tone, corrugated, X soft palate, forward, backward, non-gasification and semi-vowel.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errors in the initial acquisition of the putonghua children have the following rules: first,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the initial errors produced by the childre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Secondly,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initial consonant acquisition are related to the sequence of consonant acquisition; third, the frequency of errors in initial consonant acquisition is high and low. In the origin of initial errors, physiological factors mainly restrict the speech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ren in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dominating order. At the same time, the phonetic difficulty of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is also one of the causes of initial erro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comparative object for other case studies on phonetic acquisition of other languages and Putonghua, and are also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a and rules of children's phonetic acquisi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嵬,祝华,BarbaraDodd,姜涛,彭聃龄,舒华;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J];心理学报;2000年02期
2 李嵬,祝华,Barbara Dodd,姜涛,舒华,王立新;性别、幼儿园教育和英语学习对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3 穆亚婷;邓永红;;说汉语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个案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邓湘君;儿童语音习得中的语音处理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5 单晓红;;《欲望都市》:大众传播中女性话语的矛盾表达[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吴铮;闻静;;近二十年我国濒危语言研究述评[J];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7 王海澜;;关于幼儿认知死亡的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8 陈峥嵘;王立非;;双语者词汇习得策略——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9 于风军;董文旭;;方志舆图制作中方向处理的个案研究——以道光《紫阳县志》的舆图为例[J];唐都学刊;2006年05期
10 解芳;王红艳;马永刚;;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优秀教师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雯;张日f;;强迫症状女大学生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吴怡娜;张日f;;重度自闭症儿童的箱庭疗法个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日f;;箱庭疗法的临床应用与个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郭兰;;大学生危机干预个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芙蓉;;父爱与孩子个性发展的个案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赵思运;;诗人个案研究中的文献—发生学方法[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莉;;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后进生心理个案研究分析[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8 高小贤;江波;;引言:个案研究[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9 Daniel G.Rudmann;;个案研究:病理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A];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雯;张日f;徐洁;;一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 潘世祥;提升教师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周忠丽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作为策略的个案研究:局限及其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周忠丽 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以旨趣选择个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雪 美国肯塔基大学;个案如何代表总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冯仕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个案研究的表述:问题、实质与实践(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李栋林 陵川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人员;英文背诵习惯养成的个案研究[N];太行日报;2010年
7 刘林平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个案研究必须面对反事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曹庆晖;以个案研究引导编辑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9 贾继浩;小刘为何打消了转业念头[N];解放军报;2006年
10 卢晖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扩展个案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功能视角下的普通话儿童3岁前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贾红霞;普通话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王晓军;中医运动处方理论及其治疗个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赵芳;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名辉;宗教组织的网络营销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心;普通话儿童辅音习得个案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琳;说普通话儿童比说英语儿童的人称代词习得更早更好吗?[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晓庆;“汉语普通话儿童句法理解能力检测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春燕;18-23个月儿童普通话的语音发展(上海地区)[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华清;学校课程的权力与控制——英国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吴坚红;基于胜任力培训体系及有效性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国卉男;小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莉莉;“贫困文化”视野下的城市青少年辍学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明政;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之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龙丽丽;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与个案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81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8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