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生活的层级
[Abstract]:This paper divides language life into three levels: macro, meso and micro. It examines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language life, such as supranational, territorial, geographical, personal and social terminal organ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tasks of language planning at these levels. Some weak points and gaps in the management of language life are pointed ou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cademic framework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observation of language lif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language life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党政办公室;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庆生;;语言规划发展及微观语言规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李宇明;;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若干思考[J];南开语言学刊;2011年01期
3 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陈章太;;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戴庆厦;;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建勤;;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现乐;;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屈哨兵;;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语言服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民选;张日培;;多样与和谐:上海城市发展中的语言规划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谢俊英;;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语言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骥;王建勤;;国际汉语教育制度安排与产业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鲍秋红;;从文化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作用看汉语国际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屈哨兵;;语言服务视角下的中国语言生活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赵世举;;从服务内容看语言服务的界定和类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叶竹钧;汪磊;王梅;;对广州服务类职业口语现状的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邵敬敏;;“语言服务业”与“语言服务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郭龙生;;论国家语言服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华丹;;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谈国家安全对外语能力建设的需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檀东榕;;文化旅游景区的英语翻译——以“三坊七巷”为例[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5期
10 文秋芳;苏静;;军队外语能力及其形成——来自美国《国防语言变革路线图》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建勤;;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张西平;;简论中国国家外语能力的拓展[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肖自辉;岭南方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黄婉桦;马来西亚华语和汉语标准语词语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杨林;《重庆日报》时政新闻文本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方颖;汉语国际推广的双赢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希;中越边境(广西部分)边民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瞿开勇;上合组织框架下联合军演外语培训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贺凤秀;广西农民工语言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语言规划的资源观[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周庆生;;语言规划发展及微观语言规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周洪波;;加大语言资源的开发力度[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4 贺川生;美国语言新产业调查报告:品牌命名[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5 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6 郭熙;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门洪华;;“安全困境”与国家安全观念的创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范俊军;肖自辉;;语言资源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9 郭熙;;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1期
10 达·巴特尔;;论语言资源保护[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 刘晗;[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2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龙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生活、语言规划与语言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谭汝为;;将语言学研究引上常青之路——新世纪崛起的语言应用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陈章太;;论语言规划的基本原则[J];语言科学;2005年02期
4 郭熙;;华语规划论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5 桑哲;;新中国的语言规划及未来工作展望[J];语文研究;2011年03期
6 马思周;;“语言规划”和“语文现代化”的三个含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陈平;;语言民族主义:欧洲与中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1期
8 左秀兰;程昕;;全球化时代的语言规划与社会和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邓晓华;多元文化社会中语言规划理论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10 苏金智;语言规划的连贯性与系统性[J];学术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宇明;;促进语言生活健康发展(代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的若干思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刘海涛;;语言管理、语言规划和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刘小川;万丽萍;;语言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构成及价值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曾小兵;杨尔弘;张普;;首都平面媒体用字用语状况调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7 李宇明;;中国的话语权问题——在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林志豪;;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审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A];中国航海学会——200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林华东;徐贺君;;闽南地区双言现象与语言生活和谐问题——以泉州市区市民语言使用状况为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常云峰;郭龙;蔡勖;;外场影响下的个体宏观行为[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汲传波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的权威报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刘晓娟 实习生 邱丹秀;构筑和谐语言生活[N];潮州日报;2008年
3 殷志平;上海外企职场语言生活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邢宇皓;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发布[N];光明日报;2008年
5 ;戴庆厦:和谐语言生活的保障[N];光明日报;2010年
6 陈章太;我国当今语言生活的变化与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叶小静;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N];温州日报;2007年
8 教育部语信司;扬州举办“语言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论坛[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9 夏莉 张雪莲(实习生);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王铁琨副司长谈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闫凤英;居住行为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郄远春;成都客家话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徐波;当代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锐;英语“入侵”下的汉语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安忠芳;建国以来广西语言文字规划略史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3 王念;现代汉语言新生语言成份的规范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智红;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郭齐梅;武汉方言的地理及社会分布[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刘丽芳;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环境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陈若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尹聪;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对外语教学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丁树英;中法短信之词汇学与社会语言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陈称福;关于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反思[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89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8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