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语篇到人际——“话说”的意义和功能演变

发布时间:2018-12-25 20:10
【摘要】:"话说"从跨层组合到凝固成词,成为语篇中客观叙述时引入或转换话题的标记词"话说1"。近两年,网络中出现了形成中的话语标记语"话说2",具有提请注意和缓和语气的人际功能。"话说2"的主要功能经历了从语篇到人际的演变,其产生符合人们的求新心理。
[Abstract]:From cross-layer combination to solidification into words, Shuo has become the marker word "Shuo 1" when introducing or changing the topic in the objective narration of a discourse. In the last two years, the emerging discourse marker "Shuo 2" has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drawing attention and easing the tone of voice. The main function of Shuo 2 "has evolved from discourse to interpersonal, and its emergence accords with people's psychology of seeking new idea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学院;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承玉;古代通俗小说之源:佛家“论议”、“说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力量;肖应平;;“得”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2 廖志鸿,储泽祥;现代汉语的准方位标[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齐春红;“不得”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董秀芳;“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5 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6 李晋霞,刘云;论定中V_双+N_双词汇化的制约因素[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7 王灿龙;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8 B.Heine ,T.Kuteva ,龙海平,刘云;《世界语法化词典》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9 杨成虎;语法化理论与语法隐喻的差异分析[J];福建外语;2002年01期

10 王莉;温州话"道"的将行体用法及其本字[J];方言;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旺熹;;“动+得+形”结构的变体形式[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6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孙雁雁;;以关联为主的答句衔接语模式及特点[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林新年;《祖堂集》动态助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安正q,

本文编号:2391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91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