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倒辞的语用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7 08:32
【摘要】:汉语倒辞作为日常话语中的一种频繁使用的语用交际策略,尚未引起修辞学界与语用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对汉语倒辞进行了语用修辞界定,并在界定基础上对汉语倒辞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具体描述。研究表明:相较于施事功能,汉语倒辞更加侧重于人际功能的实施。汉语倒辞的人际功能主要体现为建构与维系交际者之间正向的人际关系。面子维护、关系身份展示、交际氛围营造以及寒暄功能作为次要功能能够促进主要人际功能的实现。
[Abstract]:As a frequently used pragmatic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 everyday discourse, Chinese inverted rhetoric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in rhetoric and pragmatics. This paper defines Chinese inverted words by pragmatic rhetoric, and describes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hinese inverted words 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hinese inverted words focus more 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than agency function.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Chinese inverted speech is to construct and maintain the positi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cators. Face maintenance, relationship identity display, communication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s secondary functions can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mai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书武;反意正说——中西方“反话”研究的主要取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红;论低调陈述的特征和社会心理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吴秀芳;;语用模糊与语境关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申莉;浅谈修辞造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李萌;略论启发式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6 刘晓英;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曾容;;认知语境与修辞交际[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陈曦蓉;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汪平潮;英汉“借代”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10 汪平潮;英语Metonymy,Synecdoche和Antonomasia与汉语“借代”比较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荔辉;;话语省略与认知语境[A];福建省外文学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4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Zhang Xinho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高明扬;科举八股文专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灵;论俄语篇章中的景物描写[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徐文英;科技翻译的接受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曹道根;论英语言语反讽[D];安徽大学;2001年

4 王梅;广告中隐喻的含义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勤玲;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英汉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系统的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唐小春;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7 吴曼;论交际类型:跨文化交际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秀玲;评我区第二套维汉对照读物[D];新疆大学;2003年

9 张义宏;论翻译等值的篇章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仇如慧;语境的层级性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D];广西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沈青;汉语詈语及其文化底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米敏;“死亡”类詈语[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美兰;再论“我把你个/这+名词性成分”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贺显斌;民族文化个性与英汉骂詈语差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曾昭聪;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J];汉字文化;2005年04期

6 谭志词;越语詈语及其文化意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7 张传曾;从杜诗训释看“无赖”的词义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李玫莹;《水浒全传》中的骂詈语[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朵;古代汉语詈语中的文化蕴含[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仇伟,张法科;英语咒骂语的语义、语用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392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92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