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31 12:34
【摘要】:现代汉语状中偏正结构的复合词分为动词和形容词两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之前已有不少学者对偏正式的复合词进行过研究,但研究或是集中在偏正式复合词这一整体上,或是倾向于对定中偏正式复合词的研究,而对于状中偏正式复合词的研究则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将目光锁定在状中偏正式复合词这一范围。在状中偏正式复合词中,形容词的数量要远少于动词,之所以选择状中偏正式复合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空白,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结构的形容词不管是在结构还是意义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在本文中,我们分了四章对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进行研究。 第一章是对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的一个概说。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我们在对这类复合词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构词的成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对这类复合词的子语法结构类型进行归纳时涉及到语素语法类别的问题,本文中我们以意义为标准对语素的语法类别进行判定。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是中心语素为形语素或动语素,状语素在语义上对中心语素具有修饰限制作用的形容词。虽然对于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的界定并不难理解,但在判定时还是需要我们对一些易混的问题多加注意。状中偏正式复合形容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有它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且在产生之后也具有了构成成分和语义关系上的独特性。 第二章对构成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的语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因为这类复合词的主体部分是由中心语素充当的,所以我们先对中心语素进行分析。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的中心语素包括形语素和动语素,动语素存在着词性与语素语法属性不一致的问题,这一情况的出现与词的词性和整体词义有关。对于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状语素的研究,我们采取分类分析和比较的方式,分别对每一种状语素进行分类归纳,进而研究它们在意义表达上的特点。 第三章我们着重从语义上对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状语素与中心语素的语义关系,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其中,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又分为中心语素与词义的关系、状语素与词义的关系、中心语素和状语素与词义的关系三部分。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的语义还涉及到语义透明度的问题,透明度由高到低分为三级,排成一个由强到弱的连续统。对应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不同的子语法结构类型,我们对它的语义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性状+性状”类是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内部的强势语义模式。 第四章是对包含有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义项的多义词进行的分析。在我们所统计的所有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形容词中,多义词占了28%的比例,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应该重视它们的存在。我们将这些多义词分为兼类与非兼类两类,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形容词性义项与非形容词性义项间的关系,以及形容词性义项间的关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宇涵,任汇江;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刘天瑞;试论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唐钰明;定量方法与古文字资料的词汇语法研究[J];海南师院学报;1991年04期

4 宋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参与构词的语义透明度及来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刘玉杰;现代汉语实词兼类的发展趋势[J];求是学刊;1993年02期

6 王文斌;对心理词典中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考察[J];汕头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李梅;析现代汉语NV式状中偏正短语[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佟慧君;;“名+形”结构偏正式形容词之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2期

9 陈士法;;英语复合词在英汉心理词典中存储单位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10 宋宣;;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判定条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丽云;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文;词素字频对偏正词识别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杰一;“A+V”双音复合词语义组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世昌;现代汉语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高兵;中文双字合成词加工中的透明度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耿雪;现代汉语V1+V2偏正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三东;与形容词有关的程度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赵红;偏正复合词构词法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于宝萍;现代汉语状中偏正式双音复合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6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96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