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X”式副词的委婉用法及其由来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dal adverbs which contain negative morpheme, such as "not", "not yet", etc., and holds that these mood adverbs have euphemism.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classifies the euphemism expressed by these adverbs, analyzes the semantic and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dverbs, and discusses the diachronic sources of "non-X" adverb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lex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zation experienced by "non-X" adverbs, and probes into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cause the euphemism of "non-X" adverb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40001)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军航,樊葳葳;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J];外语研究;2004年04期
2 董秀芳;;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述法;黄增寿;;论“不+形容词”结构的语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李晗韫;;古代汉语话语标记“说不得”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3 戴敏;;论隐喻认知观对委婉语的阐释力[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莫运国;;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和语义特征探析[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莫运国;;英汉委婉语的语义特征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1期
6 曹保平;;汉语替代现象的社会文化基础[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周有斌;;谈谈“要么”的语法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王华;张玉蓉;;委婉语的隐喻与转喻视角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邵军航;;委婉语的定义[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伍丹琼;;委婉语研究综述及展望[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国萍;韩瑞;;英语委婉机制的认知探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明龙;《续高僧传》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邵军航;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李丽云;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红梅;汉语聚合词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吴毅琼;概念整合理论对委婉语的解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晓辉;“彼此”的多角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5 毕丽华;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委婉语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昕;汉语“接下来”和“接下去”及其语法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海霞;“继而”的词汇化[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杨青青;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的英语委婉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氏碧香;汉越委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李;“本X”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董秀芳;;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J];古汉语研究;2006年02期
2 刘菁,张必隐;本体和喻体在隐喻句理解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3 邵军航,樊葳葳;委婉语的分类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尹世超;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J];语文研究;2002年02期
5 胡敕瑞;;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6 徐丹;;谈“破”——汉语某些动词的类型转变[J];中国语文;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波;;自然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卢普生;;语气副词“最好”的词汇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明华;;用在否定词前面的“并”与转折[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4 康振栋;;中古汉语里否定词前的“了”字[J];中国语文;2003年04期
5 梁银峰;;《祖堂集》的语气副词系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白雁南;;再论否定词前的“了”[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8 黎路遐;;也谈“将谓”的来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5期
9 许歆媛;;小议“难不成”的用法与来源[J];中国语文;2010年06期
10 张振羽;;南方方言语气副词“连”的来源及其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汉语否定词的“实质”与演变[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郭开仲;刘世勇;;模糊错误逻辑分解转化词与内涵否定词的逻辑关系[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1年
5 张瑞朋;宋柔;;跨标点句的否定辖域[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世凯;;动宾式时量动词“为期”的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汪如东;;浅析“不差钱”[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庆元;瞄准标志词 辨病快又准[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徐家永;要注意三种特殊否定句的使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记者 丛峰、李舒、郭奔胜 李斌 张景勇、杨守勇 记者 王研、 齐中熙、郭奔胜 丛峰、朱薇 周玮;从十一五规划七“禁”看中国发展思路之变[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蔡运章;东汉帝陵封土考辨[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马庆然;诊断病句十注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6 江苏镇江市教育局办公室 裴伟;“读书得间”多年不见了[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覃里雯;在革命之前[N];经济观察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陈青;如何让你的孩子能说会道[N];文汇报;2002年
9 张珍尤;我眼中的合格营业员[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英;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郑玉荣;基于历时学习者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与句法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共现的句法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韩春兰;英汉运动事件语义编码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维莎;公共政治话语中以术语为手段的掩饰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静;汉韩运动事件表达的认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事实上”与“实际上”的多视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樊城呈;“看来”、“想来”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鸣宇;现代汉语“可X”式双音词的词汇化和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裴美淑;汉韩料定类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邓凤灵;商水方言语气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王天姣;“毕竟”类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倩倩;基于原型的语气副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小静;四大南戏语气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洋;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9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0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