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的事件及事用解析
[Abstract]:The classical system function grammar def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 and event as: procedure = qualified component (auxiliary) event. Six types of ev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peech and act, existence and relationship)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six types of process (matter and consciousness, speech and behavior, existence and relationship). In the case of a composite event, the state of affairs of another event can be constitu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given event.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events, the process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non-state of affairs, single state of affairs, double state of affairs and multiple events. The embodiment or application of state of affairs is called state of affairs. The state of affairs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meaning of the state of affairs, but also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the grammatical use. Whether the state of affairs is used or the grammar is used, it is a matter of language.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cess, event and event can be expressed as: process = even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分类号】: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国文;;英语“John is easy/eager to please”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2 黄国文;英语动词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J];现代外语;2000年03期
3 黄国文;;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伟;;非限定性小句中的时态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黄国文;;英语“V+to+V”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冯智强,张恒博;语言哲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潘文国教授哲学语言学研究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罗建平;黄伶燕;;语法隐喻理论视角下英语比喻辞格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梁楹;;语法隐喻视角下的新闻社论翻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王玉琴;;试论语法隐喻在翻译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7 张琰;;翻译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可教性研究[J];成功(教育);2009年10期
8 满海霞;;对“一+单位词+N+否定词”类周遍性主语的广义量词个案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9 夏斌;证据概念的重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苟晓茹;;军事新闻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陶媛;;政治演说与新闻的关联和及物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璐;;情态隐喻的人际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志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孙凡;现代汉语结果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6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掌然;问题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安洋;俄汉语句子的情景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奥巴马和麦凯恩总统电视辩论中情态隐喻的评价功能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雪瑾;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的英汉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傅冰;演讲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D];湘潭大学;2011年
4 殷恒杰;认知相对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明月;科技汉语的文体研究及其在科技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晶华;“言语”与“文字”[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洪峥;论文摘要的功能分析及其语类结构初探[D];浙江大学;2002年
8 翁依琴;语篇连贯的功能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宝萍;白皮书前言的体裁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戴颖;翻译过程中意义的哲学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国文;;系统功能句法分析的目的和原则[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辛;;日本反动派迫害aW人士的四P事件[J];世界知识;1952年23期
2 毛澍芬;应用几何级数解概率问题[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3 梁文道;;个别事件[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1年01期
4 ;,
本文编号:2422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2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