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汤炳正先生在文字与语言关系领域中所作之贡献——以《〈说文〉歧读考源:兼论初期文字与语言之关系》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9-03-25 08:31
【摘要】:"文字并非‘在语言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汤炳正先生《〈说文〉歧读考源》中此说,乃"语言文字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文字与语言关系这一研究领域言,是文无论从哪一层面上看,都是20世纪初迄今最为优秀的成果之一。其对现代文字与语言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所作出之重要贡献有二:就传统语言文字学言,是对"因声求义"说完善之补充;就现代语言文字学言,是正以"语言学眼光"观文字起源之失。而这两方面,乃文字与语言关系中之尤巨者。
[Abstract]:"characters are not 'derived from language'," says Tang Bingzheng,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theory of language and philology." O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and language, it is one of the most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no matter from any aspect.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language and language: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language and writing is a complement to the theory of "seeking justice according to sound"; The study of modern language and writing is a loss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These two aspects are especially grea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and language.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广西特聘专家“桂学研究”岗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信芳;;古文字歧读释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力之;关于《文选》的选文范围与标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岑麒祥;;悼念老友王力[J];群言;1986年08期

4 熊良智;;汤炳正先生《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J];文学遗产;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文旗;换一个角度打量语文——言语教学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沈明煊;;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3 赵日新;从系统思想看索绪尔的语言学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荆莉;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师范普通话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刘志梅;;五年制高职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6 王德凤;;山东方言特殊词语来源分析——以胶南方言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7 刘秀伟;;《说文解字》中为什么没有“R墶弊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8 刘静;;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对“不朽”的精神朝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蔡红林;何平;;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对高中文言文汉字教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谢建防;;汉字发展方向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张曼华;;时代审美趣尚影响下的画家地位——以王维为例的画史现象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汉语否定词的“实质”与演变[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5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刘启珍;;中介语理论在普通话培训及水平测试中的运用[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安琛;;试论网络语言的社会适应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姚婷;;新词新语产生方式的三维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开扬;;中国语文现代化理论再认识[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6 王永昌;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邓岚;《苏菲的世界》:多面体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吕会;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图形符号和汉字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马丽;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7 寇金凤;动词后带“过”的“把”字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郑晓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小勇;宋元文人墨梅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绪宗刚;哲学视域下人的尊严及其对生命伦理学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家浩;从战国“忠信”印谈古文字中的异读现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清水凯夫;从全部收录作品的统计上看《文选》的基本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王运熙;《文选》选录作品的范围和标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4 王立群;或然与必然——关于《文选》研究的断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6期

5 何琳仪;第二批沪简选释[J];学术界;2003年01期

6 力之;文学地位的提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二[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陈桐生;;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J];文献;1998年01期

8 殷孟伦;如何理解《文选》编选的标准[J];文史哲;1963年01期

9 汤炳正;从包山楚简看《离骚》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J];文学遗产;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清河;;夏威夷大学语言关系讨论会情况[J];民族语文;1993年03期

2 吴丽君;汤云航;;文字与语言关系解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3 戴庆厦;;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士元;;语言关系综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王晓升;;思维和语言关系新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1年04期

6 喜饶嘉错;;语言关系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汉语河州话与藏语的句子结构比较》读后[J];民族语文;1991年04期

7 丁石庆;语言:由“此岸”通向“彼岸”的符号阶梯——宗教与语言关系概说[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高燕;;注意和语言关系研究概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9 王会银;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语言概况和语言关系说略[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10 付曜辉;;英汉语文字和语言关系比较研究[J];作家;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婧贤;从《说文解字》方域词看先秦语言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2 胡德龙;翻译与文化差异[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6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46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