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对“零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30 08:1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伴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不断增加,其文化的交流也日益紧密。由于各国间语言的差异,翻译便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演进与发展,一种全新的翻译方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些词汇,如“PM2.5”、“GDP”、“AIDS”以及“WTO”等等。这些词来源于外语词汇,以外文字母缩略的形式在汉语语境中直接使用。对于此类外文缩略词直接进入汉语的现象,翻译界称之为“零翻译”。 “零翻译”是将翻译工作简化,将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将源语词汇的语音或字形信息直接转用于目的语中的行为,因此它与传统的直译、义译等翻译方法有着极大的区别。让受众以自身外语基础为前提,进入源语言环境中理解原文,从而省略将原文转化为译文而造成的意义缺损或偏差,达到高速、准确的翻译效果。但是,我国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的“零翻译”行为逐渐受到翻译界以及文化界学者与专家的注意,,关于“零翻译”词汇是否会影响汉语纯洁度的争议越来越强烈。 2013年9月13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第一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表》,规范了10组外语词及其中文译名,并推荐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用规范的外语词中文译名。 社会民众既是翻译的主体,同时也是翻译的受众,因此他们对“零翻译”的实际使用及语言态度对于“零翻译”现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社会民众对“零翻译”使用实态和语言态度为研究对象,拟通过本文的研究,了解我国社会民众对“零翻译”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我国民众“支持”或者“反对”“零翻译”现象的具体原因,并探讨不同人群对“零翻译”态度的差异。为了实现以上研究目的,以《第一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表》中的10组外语词及其中文译名为例,本文先对三个现有语料库进行调查,对我国不同媒体使用“零翻译”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以杭州市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民众对“零翻译”现象的使用情况、接受程度及态度,并以此纠正目前对“零翻译”现象的不正确认识,为“零翻译”行为的合理规范和引导提供建议。 研究结论显示,我国主流媒体中使用“零翻译”的现象大量存在,且媒体级别、报道内容等因素对“零翻译”的使用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显示我国社会民众对“零翻译”现象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大量受访者认为“零翻译”现象能够有效促进跨语种的交流效果,提高交流的效率和便利性。因此,本文认为“零翻译”现象具有促进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汉语包容性,激发受众学习积极性和提升国民语言素质的功能,“零翻译”现象本身无可厚非。国家在对“零翻译”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时,既不能放任“零翻译”现象泛滥发展,从而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和完整性,同时更不应该严厉禁止“零翻译”现象,这种一刀切式的文化孤立主义观点必将影响我国汉语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雪峰;;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10年02期

2 陶永明;;问卷调查法应用中的注意事项[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3 沈孟璎;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J];辞书研究;2001年01期

4 吴登堂;关于字母词的思考——兼谈中文信息处理对字母词自动切分的构想[J];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5 罗国青;;零翻译初始规范形成的描写研究[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罗国青;;零翻译操作规范的描写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5期

7 郑声衡;郑声滔;;翻译的概念与文化交流[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10期

8 石蕊;;跨文化视角下“零翻译”在流行语翻译中的优化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铁文;;字母词使用是语言接触的正常现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曾晓洁;;“汉语危机”:一个有价值的假命题[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9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49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6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