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不同情感状态下的普通话言语清晰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12 17:31
【摘要】:通过对汉语情感语音库中四名发音人的语音样品进行考察,发现言语清晰度确实受到发音人情感状态的影响,即悲伤情感状态下的言语清晰度好于喜悦和惊奇,而喜悦和惊奇又好于愤怒。同时,相应情感状态下的元音声学空间参数基本能够反映言语清晰度的变化情况。因此,声学空间特征参数能够作为候选参数应用于语音合成实践。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honological samples of four speakers in the Chinese emotional speech database, it is found that the articulation of speech is really influenced by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speaker, that is, the articulation of speech in the state of sadnes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joy and surprise. And joy and surprise are better than anger. At the same time, the spatial parameters of vowel acoustics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emotional state can basically reflect the change of speech clarity. Therefore, acoustic spatial feature parameters can be used as candidate parameters in speech synthesis practice.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维多利亚大学语言学系;
【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1149) 加拿大社会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基金项目(410-2007-2375)
【分类号】:H1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蒋丹宁;蔡莲红;;基于语音声学特征的情感信息识别[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学成;基于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沅湘;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及其局限性──兼说《汉语拼音方案》在音位理论运用上的得与失[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梁亚东,邹德文;对日本留学生的语音教学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郑鲜日;李英浩;;英语、汉语塞音浊音起始时间(VOT)对比以及汉族学生习得英语塞音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谢群霞;;成都方言名词重叠的类型、表义及成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吉子;汉语与韩国语语音对比[J];东疆学刊;2001年04期

6 杨小锋;方言语调量化测试的出路及办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何广见;语音缺陷的确认和评判[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文红;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声调、语调教学的重要性[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钱永文;;莒县话儿化音节的结构[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4期

10 覃凤余;王丽娟;余瑾;;在桂尼泊尔学生汉语声调错误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双萍;;谈汝城话[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渝光;陈典红;;普通话韵律的声学特征及正误辨析的原则方法[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万兵;赵燕;;PSC评分体系的原型理论阐释[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阎浩然;曹昭;;试论方言语境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测试评分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宋雅男;谢凌云;;易混淆韵母中(a,ua),,(an,uan)的分类器设计[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6 张立华;杨莹春;;情感语音变化规律的实验分析研究初步[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韩文静;李海峰;韩纪庆;;基于长短时特征融合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段海凤;熊子瑜;;藏族人说普通话的单字调系统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缪冠琼;郝玉峰;吕士楠;;普通话辅音[r]的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熊子瑜;;中介语声调系统的评价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郗昕;人工耳蜗电听觉特性与语后聋植入者言语识别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3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李波;语音转换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金学成;基于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张盛;汉语语音情绪识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朱磊;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陈璐;优选论框架下现代汉语双音节词重叠现象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静茹;大同方言的入声[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衍军;泗水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余琳;普通话水平测试发音正误声学特征辨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帅力;论英汉语弱式共性[D];中南大学;2002年

5 章文静;江淮方言、汉语普通话和英语标准发音语音体系的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兰磊;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替牙期患者的语音功能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陈莹;英汉超音段音位功能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叶太青;屏南代溪话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舌面单元音的习得[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许京雷;传感器实验的计算机辅助系统[D];郑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林茂灿;普通话语句的韵律结构和基频(F_0)高低线构建[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2 赵力,将春辉,邹采荣,吴镇扬;语音信号中的情感特征分析和识别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4年04期

3 高新波,谢维信;模糊聚类理论发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1999年21期

4 田岚,姜晓庆,侯正信;多语种下情感语音基频参数变化的统计分析[J];控制与决策;2005年11期

5 蒋丹宁;蔡莲红;;基于语音声学特征的情感信息识别[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赵力,钱向民,邹采荣,吴镇扬;语音信号中的情感特征分析和识别的研究[J];通信学报;2000年10期

7 吴宗济;中国音韵学和语音学在汉语言语合成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茂灿;;汉语边界调及其独立作用—兼论汉语与英语语调的共性与个性[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2 周斌;凌震华;双志伟;王仁华;;基于逆滤波和LF声源建模的语音合成器研究[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青;基于神经网络的汉语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知娟;普通话言语的发展:言语清晰度、音位对比及声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鑫;听障儿童汉语上声声调获得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7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57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f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