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语言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文化霸权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4-25 07:56
【摘要】: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语言战略和文化霸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并指出语言战略在构筑文化霸权、争夺国际话语权、传播本国价值观和获取本国利益中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面对激烈的语言和文化战竞赛,应该从战略高度积极参与。我们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制定一套务实的政策,确保本国语言的主体性,重塑语言和文化自信,从"实"和"虚"两个方面努力推进本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更好地服务于本国语言战略的实施。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strategy and cultural hegemon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language strategy i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cultural hegemony and competing for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rights. The main forms taken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valu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their own interests. Facing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shoul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strategy.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look at the world, formulate a set of pragmatic policies, ensure the subjectivity of our language, reshape our language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our own language an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ality" and "hypocrisy". Better ser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strateg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中国语言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13YS08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淳;;安全诉求与认同危机:论美国国家语言战略的重塑[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9期

2 李克勤;朱庆葆;;加强语言战略研究 确保国家文化安全[J];汉语学报;2009年01期

3 童珊;;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语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4 胡文涛;招春袖;;英国文化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成功之路[J];太平洋学报;2010年09期

5 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11年01期

6 王建勤;;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明;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董宏程;;试论网络交际者与网络言语的语用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张艳;当代美国英语和汉语称谓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杨家勤;郑红;;论交际者的社会信息对翻译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荆莉;;探析汉语缩略语的简缩理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周端明;普通话推广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方传余;文化语境与委婉语翻译选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程晓昆;客体语言的中西文化比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许静;;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李玉萍;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袁瑛;;刍议侦查语言学[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谢宏滨;;论法律语言的社会学属性[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黄瑞华;;反语言浅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丁海平;彭文庆;;试论语言的社会欺骗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星;;网络语言:发展中彰显无限魅力[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嘉伟;亢世勇;;新词语研究的现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邓倩;;文化融合视阈下的网络语言[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9 谢琛;;中学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初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刘晓玲;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视角下《红楼梦》委婉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殷晓元;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吕梦甜;汉英称谓语对比研究与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梁元;中国民众外语态度及使用十省市调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雷鸣;委婉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霖;俄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博;现代汉语新词语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茜;词语借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凤华;李春生;;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双语教育历史及其现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姜亚军;英语姓什么?[J];读书;1998年11期

3 韩秀珍;;论当前中国英语过热的弊端与世界语的推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蔡永良;论美国的语言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5 门洪华;;“安全困境”与国家安全观念的创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曹瑞明;英语与世界语的比较[J];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曹瑞明;王洋;;论世界语的国际作用[J];豫西农专学报;1988年02期

8 彭姝yN;;试论法国的文化外交[J];欧洲研究;2009年04期

9 刘艳芬;周玉忠;;美国20世纪语言政策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10 唐晓琳;;联邦制国家多元语言政策模型及其评价[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晋忠;晁永国;;全球化时代的西方文化霸权[J];理论参考;2002年03期

2 赵渭绒;;文化霸权与独尊儒术[J];社会科学家;2008年07期

3 张谨;;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及其应对[J];天府新论;2011年06期

4 张羽佳;;“文化霸权”:概念与现实的双重探索[J];哲学动态;2012年08期

5 马理惠;;美国文化霸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校园英语;2014年18期

6 孙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其质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01期

7 左小平;美国的文化霸权及我们的应对方略[J];探索;2002年06期

8 王正祥;文化霸权在互联网中消失了吗[J];滁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9 郭振有;“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霸权[J];美术观察;2002年04期

10 克拉克·S·贾奇,初习;美国的文化霸权[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牛秋业;;文化霸权与文化多元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小巴;文化霸权与文化体制[N];深圳特区报;2013年

2 孙晋忠 晁永国;全球化时代的西方文化霸权[N];光明日报;2001年

3 辛杰;反对文化霸权 推进文化多样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路景菊;面对文化霸权英语教学应遵循的文化原则[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5 张弘;胡适的“左倾”和“争文化霸权”[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焦德武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印度缘何跻身世界报业大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法周;文化霸权及其消解[D];延安大学;2009年

2 李莉;美国文化霸权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赵亚娟;冷战后美国文化霸权战略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丽;文化全球化中的美国文化霸权与我国的应对策略[D];宁波大学;2012年

5 刘金权;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申晓玲;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霸权与国家安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方长勇;因特网与美国文化霸权[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8 邵洵;浅论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义茗;西方文化霸权理论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文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霸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4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64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