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韵律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9-04-28 14:07
【摘要】:韵律语法是最近汉语语言学界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回顾了韵律语法中的重要概念——重音,并指出"动词分配重音说"在汉语中的局限性。文章接着说明利用最小对比对在进行韵律句法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并通过讨论时量与动量成分的语序问题和动词后表处所介宾短语的语序问题,说明这两个问题还应该属于句法语义的研究范畴,而不应该属于韵律句法的研究范畴。文章意在强调:我们不应忽视韵律在语法中的作用,但也不应夸大韵律在语法中的作用。
[Abstract]:Prosody grammar is a hot spot and difficulty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nguistics recently.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prosodic grammar, stress, and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verb distributive stress theory in Chinese. Then the pap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making use of the minimum contrast in prosodic syntactic research, and discusses the word order of time quantity and momentum component and the word order of the object phrase at the end of the verb,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the least contrast in the research of prosody syntax. These two problems should also belong to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syntactic semantics, not prosody syntax.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mphasize that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role of prosody in grammar, but we should not exaggerate the role of prosody in grammar.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韵律与句法语义互动关系研究”(项目号:10CYY03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分类号】:H1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莹;英汉节奏对比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冷玉柱;郑旭飞;;浅谈语言表达中的重音技巧[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3 王新华;;北京话变调的种类和层次[J];东岳论丛;2008年04期

4 仲晓波,杨玉芳;国外关于韵律特征和重音的一些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4期

5 李静;朗读中重音的确定与表达[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陈萍,杨清富;朗读中重音的确定与表达[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4期

7 郝玉田;听说课必须注意语流中的语音特点[J];外语电化教学;2000年03期

8 陈萍,杨清富;朗读中重音的确定与表达[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郑献芹;;谈重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张彦;;句重音与句末语气词的时长和能量[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奖;阿里木·玉苏甫;刘杰;;论汉语与维吾尔语重音[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贾媛;李爱军;;论普通话重音的层级性——基于语音事实的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卢颖超;李雅;陶建华;许小颖;;连续语流中重音标注和大规模重音语料库建设[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4 卢颖超;李雅;陶建华;许小颖;;连续语流中重音标注和大规模重音语料库建设[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6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7 白纯;;英汉语超切分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9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10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武叶巧;重音对歧义的分化作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李栋臣;不要随意调动成语成分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年

3 焦国标;音译词的意译成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邵敬敏;消除歧义的手段——歧义总论[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武氏河;现代汉语语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海平;《史记》语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周丽颖;跟语序有关的几种句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殷治纲;汉语普通话朗读语篇节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钟赫;现代汉语语序的认知机制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文文;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慧;重音参数理论观照下的自然话语双音节词节律实验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沈洁;语音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园园;北京话二字组重音节律句法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仁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束益琴;现代汉语焦点及其表现手段[D];扬州大学;2008年

6 王琳;现代汉语状语语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曾晓敏;广州话动趋式配价、配位分析以及语序问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金圈;“复合动趋式+宾语”语序的历史演变[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海霞;汉语普通话情感语调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卿;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普通话轻声的产出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67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67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