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近体诗用韵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规划课题资助项目“基于数据库的傅山诗文用韵研究”(2011)
【分类号】:H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毅力;;黄佐近体诗用韵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张玉来;;《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声调的调类与调值[J];古汉语研究;2010年02期
3 林亦;黄庭坚诗文用韵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李小平;曹瑞芳;;傅山古体诗用韵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年03期
5 陈大为;;唐五代湖北地区诗人近体诗用韵系统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6 王自万;;开封方言变韵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7 曾雪华;丘o旖迨迷峡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虹;有宋前期近体诗用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潘瑾;唐代永济诗人用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巨保铭;;汉字书法风格浅析[J];沧桑;2008年05期
2 刘晓南;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3 杜爱英;“临川四梦”用韵考[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4 刘晓南;罗雪梅;;宋代四川诗人阳声韵及异调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一[J];古汉语研究;2006年03期
5 周蓉;;论傅山的医德[J];光明中医;2011年03期
6 施发笔;民间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曲韵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房春草;;解决末世危机的不同取向——傅山与顾炎武文化思想的差异[J];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03期
8 黎新第;;元杂剧四大家现存散曲所见“清入作上”[J];古汉语研究;2011年02期
9 马乐乐;;《中原音韵》与《中州音韵》比较研究概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李小平;曹瑞芳;;傅山古体诗用韵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寒鸣;欧阳万钧;;关于儒学现代发展的有关问题[A];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9年
2 赵怀舟;贾颖;赵尚华;;《大小诸证方论》引《香祖笔记》文字考略[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小芸;赵怀舟;钱超尘;;傅山手钞《玄机口诀》顾炎武跋质疑[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安荣;本土化进程中的山西天主教、教徒及官教、民教关系[D];山西大学;2008年
2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方回诗歌用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钱毅;宋代潼川府路诗人用韵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田业政;元代江西诗人古体诗用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艳华;唐代湖南诗人用韵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程;“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刘慧;明代山西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标;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D];西北大学;2009年
8 徐彦贝;王铎临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黄琳;论明遗民傅山的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娟娟;傅山的宗教观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书店2005年秋季拍卖会[J];地图;2006年01期
2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3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4 周庆生;郑州方言的声韵调[J];方言;1987年03期
5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6 刘冬冰;开封方言记略[J];方言;1997年04期
7 赵清治;长葛方言的动词变韵[J];方言;1998年01期
8 冯蒸;中古果假二摄合流性质考略[J];古汉语研究;1989年04期
9 黎新第;《中原音韵》清入声作上声证[J];古汉语研究;1992年04期
10 刘晓南;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瑾;唐代永济诗人用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振涛;;傅山的遗民心态及书法实践[J];书法赏评;2011年03期
2 宋晓希;;取其“支离”,以抒胸臆——论傅山学颜[J];书法赏评;2011年03期
3 阴世国;;明末清初奇人傅山[J];文物世界;2011年04期
4 李国文;;文人的风节[J];文学自由谈;2011年04期
5 敖建明;;“诗词曲”小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7期
6 杨艳香;;论王船山的诗体观[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7 王向峰;;唐代格律诗的体式规范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白慧;;大历诗人对近体诗的贡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9 介子平;;三晋人物代有杰出(二)[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钱超尘;;傅山医事考略[J];中医文献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卫云英;;儒医傅山的苦学之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振华;丁丽莉;;论王、孟差异及王、孟并称的文化意蕴[A];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玉;;白居易新乐府创作与传播关系研究[A];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韩海浪;;诗的要素和诗的格律——兼论新诗陷入困境的主因[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复威;杨鹏;;姚雪垠希望身后发表的谈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6 王兆鹏;;三大功能:对未来数字化古籍的期待[A];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柏红秀;;王维诗歌:盛唐文人歌辞的一个范本[A];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晓梅;傅山书画院院士作品展开展[N];太原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安奋伟;民间研究傅山第一人[N];山西日报;2011年
3 王伟;试述傅山的矛盾[N];美术报;2009年
4 王改瑛 秦烨;傅山文化研究会在顿村成立[N];忻州日报;2009年
5 邓定毅;书香默化 诗韵浸染 墨气熏陶[N];广西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屈菡;诗韵声声入弦来[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邢晓梅;谢涛与晋剧《傅山进京》获表彰[N];太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范学忠 本报通讯员 傅海燕;傅山村:一个农村工业化的经典神话[N];农民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子亭 宓家峰 通讯员 傅海燕;傅山集团举行13个项目庆典[N];淄博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郭本玉 特约记者 贾力 通讯员 刘力 傅海燕;傅山集团:六招妙棋活全盘[N];淄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峰;诗界革命: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展东;“张籍王建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白朝晖;初盛唐诗体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4 梁静;袁宏道诗歌语言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段宗社;中国诗法论[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东宾;词体语言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旭光;应时而变·利行合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邵敏智;清代书法理论之碑学审美意识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莎莉;明代江西诗人用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R墇N;清汪p堋秺i楙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钟义荣;傅山古典诗用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焦甜甜;四川、两湖、江西地区唐五代诗歌用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婷婷;白居易近体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赵晓驰;王维近体诗句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夏云飞;傅山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云;论张籍的近体诗[D];安徽大学;2007年
9 冯华;《傅青主女科》的整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黄琳;论明遗民傅山的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1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7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