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与当代圣经批评
[Abstract]:Semiotics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temporary biblical criticism. The situation of symbols varies greatly, and researchers classify them from different angles. Semiotics, a systematic study of linguistic symbols and non-linguistic symbols, dates back to ancient Greece and has become a modern subjec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Morris divided the study of symbols into grammar,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ll of which were used in contemporary biblical criticism. Some new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by using Gramas' narrative grammar analysis of the Biography of Jud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多元文论与圣经批评的关系研究”(07BZW004)
【分类号】:H0;I106.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廷揆;;略述罗朗·巴尔特的符号学[J];法国研究;1986年02期
2 胡壮麟;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福建外语;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怀宇;普洛普及其以后的叙事结构研究[J];当代电影;1990年01期
2 贝新祯;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符号学’96学术年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7年01期
3 徐燕杭;解神话的可能性——《神话》一书中符号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及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S1期
4 吴国荣,戴珊珊;论广告设计的符号特性[J];包装工程;2005年04期
5 薛丹丹;;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标志设计的符号学应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任蕾蕾;;雪碧品牌广告的符号学透视[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李廷揆;;略述罗朗·巴尔特的符号学[J];法国研究;1986年02期
8 Patricia C.Arkin ,郑伟波;论功能语言学理论集大成者米歇尔·A·K 韩礼德的语言观[J];语言与翻译;1992年04期
9 杨信彰;评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10 翟丽霞;当代符号学理论溯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谐音双关的符号学阐释[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易绵竹;;构筑通用语义码模式的符号学基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谭东风;罗爱民;任义广;杨耀华;;基于符号学的人、机交互参考模型研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胡壮麟;;计算(机)符号学[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卢巧丹;;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王治江;;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的符号学探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文旭;;隐喻的符号学解读[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施国全;;能指,所指;语言模糊性——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看模糊语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把符号打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张智庭;走进“符号学”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贾戴;民族文化的符号学阐释与解读[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4 白丽梅;民俗的符号学诠释[N];光明日报;2004年
5 记者 亦卓;加强符号学与人文科学研究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孙妮娜;当代爱情的符号学范式[N];文艺报;2003年
7 黄华新 陈宗明;略论符号的功能与分类[N];光明日报;2003年
8 陈筠泉;哲学、符号学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蒋蓝;赵毅衡:对“符号中国”的省思[N];成都日报;2010年
10 ;“谎言让历史显得毫无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2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5 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王素芬;信息系统中信息实现过程分析及建模[D];东华大学;2007年
7 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D];上海大学;2008年
8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9 邱健恩;金庸小说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娄琦;功能性言语的意义生成—认知符号视角下心理空间双重整合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春平;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符号学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晓娜;现代平面设计中艺术符号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婷婷;符号与月份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洗礼;符号学视域下的名人广告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欢;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志强;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对语用学起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江磊;音与义的关联机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李江;符号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05年
9 王莹;符号学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宋漾;东巴文字图形符号的解析及对图形设计的启发[D];江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2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7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