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五种句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5 05:38
【摘要】:清初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口语性非常突出,保留了明清时期许多的方言词语和方言句式,是近代汉语语法、特别是明末清初鲁中方言语法研究的重要文献材料,通过对其句法系统进行共时平面的详细描写和历时动态分析、研究,无论对汉语语法史研究还是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文着力研究俚曲中的述补结构句式、比较句式、把字句式、被字句式、正反问句式等五种句式。作为汉语句式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已经对上述五种句式进行了深入和多维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参照、借鉴的基础上,选取俚曲这种口语性强、时代性和地域性明确的文献资料,遵循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对这五种句式的句法构成和语义类型进行共时平面的定性、定量描写,从结构、语义和语用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俚曲五种句式的方言地域特征和语体特征;同时,联系这些句式的动态历时发展,贯穿汉语语法研究“打通古今”的研究意识,溯源探流,揭示这些句式的演变特点和演变轨迹,考察俚曲这五种句式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层次,借此更深入地把握淄川方言句式的消长变化特征,进一步理清这些句式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脉络,从而更全面地揭示整个近代汉语句法系统本身的某些发展特点和规律。 本文第一次对俚曲的述补结构式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对俚曲中的“V+(一)个+VP”结构的类型特点和语义特征以及在句法环境中的表现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思考。本文从形式和语义入手,第一次按照平比句和差比句两大类别来全面考察俚曲的比较句系统。从结构、语义和语用方面系统讨论了俚曲中的比较句的特点和发展脉络,特别指出“X十比拟动词+Y+比拟助词”所占比例少,而“X+像/如/似+Y”成为主流句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俚曲体裁的影响和制约,这种说唱体的文学形式要求在造句用字上考虑到尾字韵的和谐,而“X+比拟动词+Y+比拟助词”在语义表达上形成一个整体,这一结构特点跟戏曲的韵律要求发生矛盾,另一方面,“X+像/如/似+Y”结构的简洁灵活,则适应了俚曲语体的表达需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正反问句的类型,全面分析了正反问句各种类型的语义和语用特点,探讨了俚曲正反问句的消长变化的动因,认为当今山东淄川乃至整个山东中西部仍常用的“VP+Neg”、“VP+Neg+VP“以及带有语气词的的“VP啊不/没”以及新出现的如“A不/没AB”等等格式,正是在新旧形式、自产和外来形式的相叠共存,以及正反问句系统内部归并、简化过程中对各种格式的不同选择的结果。本文以俚曲的语料为依托,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类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考察,结合语义和语用特点,对其在俚曲中的表现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同时通过认知分析,揭示这两种句式结构特征和表达功能的产生理据及发展动因,以求对俚曲乃至近代汉语后期的处置式和被动式研究有所裨益。 论文主体由七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聊斋俚曲集》并说明其语言特点和语言价值,指出俚曲句法研究的意义,概述《聊斋俚曲集》的研究状况,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写作方法和所用符号。 第二章讨论俚曲中的述补结构式。在对俚曲述补结构细致分类并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描写的基础上,探讨述补结构各语法形式与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述补结构的语法化机制。 第三章讨论俚曲中的比较句式。本文在对俚曲比较句进行穷尽性考察和统计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形式和意义,首先把俚曲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句和差比句两大类,然后按照比较词的不同,对比较句中的每种类型都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对其中的各类形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根据考察,各类比较句在比较主体X上没有明显不同,区别主要表现在比较基准Y和比较结果项W上。因此,主要是从比较基准Y和比较结果项W两个方面入手,同时关注副词的使用情况,并对各类比较句在肯定、否定和疑问形式等句式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同时注意到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 第四章讨论俚曲中的把字句。在对把字句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归纳分析,揭示把字句在俚曲中的形式、语义和语用特点,注重跟同时期山东白话文献中的把字句进行共时比较,同时也溯源探流,进行历时的比较,并对相关的处置式,如“将”字句和“拿”字句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五章讨论俚曲中的被字句。对被字句的结构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对俚曲中的被字句的语义和语用特点及在俚曲中的功能表达进行了分析说明,梳理了俚曲中被动式和处置式共现的句法类型,并考察了其历时演变情况,同时分析和讨论了相关的被动式。 第六章讨论俚曲中的正反问句式。对俚曲中主要的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力求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和方言特点,从而探求正反问句系统的历史演变轨迹。 最后一部分是余论,对各章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初步厘清了俚曲句式的变化特点,并对方言句式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说明论文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萍;;汉语述补结构及其翻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王仕平;;《初刻拍案惊奇》带助词的述补结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赵清永;;外国留学生阅读鲁迅小说应注意的几个语法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2期

4 刘培玉;语境对“把”字句句法结构的制约[J];修辞学习;2001年03期

5 刘子瑜;;处置式带补语的历时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6 孔令达;;儿童语言中的述补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4期

7 杨诎人;与汉语补语对应的日语句子成分[J];现代外语;1996年01期

8 郭继懋;王红旗;;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2期

9 孙颖亮;“把字句”宾语研究综述[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蒋平;;是无动把字句还是一种行事句[J];中国语文;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永强;;“张三追得李四直喘气”及其相关句式[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吕晓玲;;南安话的“遘”字补语[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傅爱平;;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译文的分析[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长丽;;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不对称的原因[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郑定欧;;汉语动词词汇语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陈志云;;《管子》被动句式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沫若;;致周扬等[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8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9 郭颖;;《诸病源候论》中活跃的构词语素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宋柔;;汉语文本检索软件CCRL[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刘爽;纽约华裔新生代:中文补习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刘宝东;“学习要走在工作前头”[N];学习时报;2009年

5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朱俊玄 商务印书馆;《语法分析讲稿》:方法与问题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略阳县高台小学 梅文丽;浅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N];汉中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培新;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五种句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赵长才;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丁薇;基于概念结构理论的把字句研究与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5 黎意;汉藏语述补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焱;《醒世姻缘传》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朴元基;《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朱文文;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张明辉;认知类动词及相关句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淑招;《聊斋俚曲集》韵部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2 许玉洁;“NP+VP+AP”句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刘金叶;宋代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学慧;《野叟曝言》述补结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5 叶晨;“二拍”述补结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6 苏周媛;《大宋宣和遗事》述补结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黄启素;《齐民要术》述补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吕晓华;述补结构超常搭配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9 张毅;津巴布韦学生习得汉语述补结构的偏误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乐乐;《佛本行集经》述补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7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77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