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壮语北部方言r音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30 12:22
【摘要】:本文在李方桂(1954,1977)、袁家骅(1963)、梁敏、张均如(1996)、罗永现(1997)研究的基础上,梳理r音类在壮语北部方言、布依语和石家话的音值对应与差异,借鉴潘悟云(2010)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构拟了一系列原始壮语北部方言的r音类,为解释r音类的地理视时差异提供历史参照。 潘悟云(2010)提出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方法,本文将其操作方法中的第1条中的“某个词”扩大为“r音类整类对应的语音形式”,将98个r音类词在各地的对应演变看做一个整体,各方言点的差异是其整类对应的比例差异。经过统计,壮语r音类在北部方言各方言点以整类演变推进的进度便可以客观呈现出来,这一整类演变比例可以看做r音类在共时平面上各方言点的“纯度”。 本文通过比较壮语北部方言r音类的“纯度”和广西少数民族分布图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越是壮族聚居区且较少和其他少数民族或汉族杂居的地区,r音类整类演变的“纯度”越高,而越是民族成分复杂或者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或者远离壮语北部方言大本营的地区(如广南、连山),r音类整类演变的“纯度”越低。 当我们将r音类还原到地理视时图上之后,发现r音类的“主体层”音变r-/1-/j-γ-四种形式在地区分布上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壮族聚居区且较少和其他少数民族或汉族杂居的地区,并呈现出连片分布的特点。而“超前层”音变则大都位于民族成分复杂或者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或者远离壮语北部方言大本营的地区。 当然,无论是“超前层”还是“主体层”,r音类在壮语北部方言中的演变仍然符合自然音变的规则。 本文除了借鉴最新的历史语言学变异理论,还将布依语和石家话纳入到台语支北部方言的框架下和壮语北部方言的r音类进行共时比较,以进一步验证我们对壮语北部方言r音类对应演变进行解释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2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晓农;;近音——附论普通话日母[J];方言;2007年01期

2 罗永现;;石家话介绍[J];民族语文;2009年05期

3 潘悟云;;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J];民族语文;2010年01期

4 金理新;;侗台语的舌尖后音[J];民族语文;2010年04期

5 朱晓农;;说流音[J];语言研究;2008年04期

6 潘悟云;;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J];语言研究;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488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88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