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信天游词文本的人称隐喻

发布时间:2019-07-15 13:23
【摘要】:信天游词文本或隐或显多使用第二人称,歌者对听者做了预设,文本内部存在一种潜在的复数主体间开放对话的场域。小调词文本多使用第三人称,歌者对听者不做任何预设,凭借其话语权力展开独白。不同指称背后隐喻着"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关系,即自在相遇和经验利用的关系。
[Abstract]:The second person is used in the text of Xintianyu word, the singer presupposes the listener, and there is a potential open dialogue field between the plural subjects in the text. The third person is often used in the tonal text, and the singer does not make any presupposition on the listener and carries out monologue by virtue of his discourse pow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 and you" and "I and it" is metaphorical behind different references,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 encounter and the use of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分类号】:I207.7;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光;;“我与你”和“我与它”——读布伯《我与你》[J];读书;1987年09期

2 孙向晨;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张世英;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吴先伍;;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论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白永然;;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探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郭芳;;走向“精神性”教师的教师哲学——评奈吉尔·塔布斯的《教师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王干才;论人本观的三种历史形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余玲芝;王时来;;高校德育对话理论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9 姜汪维;;高校大学生学习恐惧的成因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10 文娟;;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剑;;试论纪录片的关系真实[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永敏;拒绝妥协[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叶湘虹;荣格道德整合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希鹏;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牛;从存在到他者[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晓平;苦难与救赎[D];江南大学;2010年

3 张彩云;生命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反思与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志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师生文本解读差异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桂苓;小学低年级图画书阅读指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进;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侯艳华;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对话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利红;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邵平;论徐,

本文编号:2514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14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