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浅谈谚语翻译难点及其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9-07-25 17:30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不同的民族或国家在进行文化、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交流时,都需要经过翻译这一必经的桥梁,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效果。而谚语则是言语的精华所在,汉藏两种语言,都是发展极为丰富完善的谚语宝库,因此在汉藏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谚语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点,对于丰富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及增进两个民族的相互交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此为重点而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本论文除了导论和结束语,后记外,共设五个章节。第一章详细介绍了汉藏两种谚语的内容和起源,以及两种谚语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中的不同特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汉藏两种谚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标准;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汉藏谚语翻译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纠正方法;第四章,阐述了谚语翻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点;第五章对汉藏谚语翻译的难点研究做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付清;汉藏语言与《山海经》的若干怪兽名称考释[J];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2 黎意;《汉藏系语言》出版[J];民族语文;2003年03期

3 黄树先;宏观的观察,精细的分析——读《汉藏语同源研究》[J];语言研究;2003年01期

4 戴庆厦,孙艳;四音格词在汉藏语研究中的价值[J];汉语学习;2003年06期

5 禹岩;第36届墨尔本国际汉藏语会议[J];民族语文;2004年01期

6 胡素华 ,蒋颖;"首届汉藏语专题(量词)"研讨会在京召开[J];民族语文;2004年06期

7 拉都;汉藏连贯复句的比较与翻译[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征稿通知[J];方言;2007年01期

9 田静;;《汉藏语学报》创刊暨第一次编委会在北京召开[J];语言科学;2007年01期

10 潘悟云;;从几个词语讨论苗瑶语与汉藏语的关系[J];语言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堪;;略论汉藏语言与民族的起源及迁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2 诺明花;刘汇丹;吴健;丁治明;;基于关联度的汉藏多词单元等价对抽取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赵维纳;刘汇丹;于新;吴健;张普;;面向汉藏辅助翻译系统的平行语料库建设[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米勒;史淑琴;;关于敦煌汉藏对音的几个问题[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6 才让太;;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中的贡献——兼谈藏区寺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A];共识(2013春刊09)——民族关系中国梦 讲信修睦行宪政[C];2013年

7 戴庆厦;;汉藏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看卓才旦;金为勋;洛智华;朋毛扎西;;汉藏翻译系统中的动词处理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才藏太;;基于规则的汉藏机器翻译系统中二分法的句法分析方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扎洛;索南仁欠;;汉藏机器翻译中复句的翻译规则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伟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傅伟 记者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西藏日报(汉);2011年

3 本报记者 徐璐;共叙汉藏情意 共话美好未来[N];岳阳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鸿良;汉藏同根[N];北京日报;2001年

5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强卫;提高审判工作服务大局能力的有力举措[N];青海日报;2012年

6 智敏 浙江上虞多宝讲寺住持;沟通汉藏 利益群生[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姚起亚;“情歌故乡”再唱汉藏深情[N];无锡日报;2007年

8 傅显舟;汉藏乐舞艺术的多彩呈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藏天文历算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禅古寺:见证汉藏军民一家亲[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葆卫;汉藏大学生道歉行为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顺;汉藏同源词音义对应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2 塔措;从文化差异谈汉藏翻译的局限性[D];西藏大学;2011年

3 官却多杰;汉藏辅助翻译研究与实现[D];西藏大学;2011年

4 拉巴次仁;浅谈汉藏科普翻译[D];西藏大学;2011年

5 达娃次仁;论文化差异中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1年

6 夏吾东智多杰;汉藏历史路线文献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娘毛吉;论汉藏小说互译[D];西藏大学;2012年

8 完德吉;论汉藏翻译新概念及其复译的重要性[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9 巴桑次仁;略谈改革开放以来的汉藏翻译发展史[D];西藏大学;2014年

10 伦珠;汉藏常用修辞格比校及翻译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9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19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