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真值条件语用学》述评

发布时间:2019-07-29 16:27
【摘要】:正1.引言Recanati于1993年在《直接指称》一书中率先提出"真值条件语用学"概念,为考察语义内容和语用因素间的关系提供独特视角,对传统所言观形成新的挑战,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经过数年的修订与完善,真值条件语用学现已成为语境论的主流纲领,并生发出不同流
[Abstract]:Positive 1. Introduction Recanati fir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ruth conditional pragmatics" in 1993, which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 content and pragmatic factors, and form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speech, which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academic circles. After several years of revision and improvement, truth conditional pragmatic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program of situational theory, and different streams have been produced.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YJA7400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ZYGX2009J128)的资助课题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绍杰;;后格赖斯语用学的理论走向——语义学和语用学界面研究的兴起[J];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2 刘龙根;胡开宝;;《字面意义论》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韧;;语义语用界面和意义的层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刘思;;(新)格莱斯与关联理论的语言意义之争[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3 姜涛;;将来时助动词语义-语用界面意义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庆菊;英语词义缩小的语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瑜;;模因论下观等值翻译的层次性[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李号;;“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项敏;李江华;;浅议语义预设及语用预设[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4 李琪;;浅析象似性原则的语用意义[J];职业技术;2011年06期

5 洪溪珧;;语义学与翻译——以Leech的语义七分法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6 张馨;;语用学与外语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连芳;;语用学中的社会用语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王琳;;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汽车警示语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华蓉;;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小说《教父》中的俚语[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10 刘曼;;指示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莉娜;;语用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2 黄清贵;;论Gone with the Wind一书中Rhett Butler形象的塑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新民;;And的语义学及语用学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瞿麦生;;论语用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龚启荣;林邦瑾;;侔与制约逻辑语用学1、2、3准则[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6 瞿麦生;;隐喻的语用学探赜[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李先q;;周礼全先生的语用学思想[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9 雍和明;;现代语言学对双语词典编纂的启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先q;;名辩学、逻辑学与符号学[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中华 渤海大学中文系;言语交际学与语用学分立而不对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韩兴德;新视角下的语义学[N];光明日报;2005年

3 北京师范大学 邓 峗;《言有所为——现代汉语语用分析》读后[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辛斌;“批评话语分析”是否失去发展意义[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3年

6 韩毓海;对话熟悉的陌生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王彬;法官为何不能“依法判案”[N];法制日报;2011年

8 记者 余传诗;世上最大一套语言学百科全书落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文枫;打开语言的窗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春泉;法典理解与语用逻辑[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庄;汉语基数词语义和语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华东;戏剧舞台指令的语用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冯名正;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伟;各种中文信息材料与其英译版本对比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2 崔瑾英;中英法律语言模糊性现象的对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3 周劲松;用语义语用结合的方法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2年

4 刘志强;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对语用学起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录侠;衔接连贯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02年

6 张宁娇;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英语幽默的产生[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7 王怡;“说谎”的语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曹红艳;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06年

9 周漩;从语用动态顺应论看汉英谚语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冯芸;话语幽默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策略[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0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20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