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叶音异同说
[Abstract]:Ye Yime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Tang Dynasty was developed, Song Dynasty Daxing. Are the Ye Yin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sam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e think that Song Y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academic tradition of Tang Ye paying attention to phonetic basis, has made some improvements in the form, object and content of leaf injection, such a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s, the centralization of objects and the preciseness of operation rules. Especially praiseworthy, the Song Dynasty Ye Yin has two new expansion compared with the Tang Dynasty. One is the expansion of phonetic basis, that is,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use of four sounds" and "cutting sound" in the study of square sound and rhyme at that time, and the other is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use.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of ancient poetry, Ye Yin was also applied to the current poetry creation, which effectively expanded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poetry rhyme, and provided the basis for poets to break through the rigid framework of poetry rhyme and make use of actual phonetic rhyme. At the same time, it retained the actual pronunciation of Song Dynasty and left a precious corpus for phonetic history. These materials also have research value to the history of poetry, literary history and even imperial examination history, and should attract our attenti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古籍所;
【分类号】:H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晓南;朱熹叶音本意考[J];古汉语研究;2004年03期
2 刘晓南;朱熹诗经楚辞叶音中的闽音声母[J];方言;2002年04期
3 刘晓南;论朱熹诗骚叶音的语音根据及其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3年04期
4 刘晓南;朱熹与闽方言[J];方言;2001年01期
5 黎新第;从量变看朱熹反切中的全浊清化[J];语言研究;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储泰松;唐五代关中文人的用韵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涛;荀悦易学思想初探[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10 廖名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子君;;《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撰著年代献疑——略及毛晃父子生平之查考[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苏庆红;;“馘”之音辨——从《庄子今注今译》“黄馘”之音义说起[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慎怡;;源自《诗经》的成语的形态结构[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8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10 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芹;《经典释文》中的舌音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汪业全;《道藏》音释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4 钱毅;宋代潼川府路诗人用韵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曦;宋代福建音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红花;《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罗雪梅;宋代四川诗人用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盛举;魏晋南北朝墓志铭用韵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霜;段玉裁在注释《说文》部首中揭示《说文》氃例述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5年03期
2 刘晓南;朱熹与闽方言[J];方言;2001年01期
3 刘晓南;朱熹诗经楚辞叶音中的闽音声母[J];方言;2002年04期
4 黎新第;对朱熹反切中的全浊清化例证的再探讨[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5 刘晓南;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6 刘晓南;论朱熹诗骚叶音的语音根据及其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3年04期
7 刘晓南;朱熹叶音本意考[J];古汉语研究;2004年03期
8 陈鸿儒;朱熹用韵考[J];龙岩师专学报;1992年01期
9 张一舟;从中兴话古全浊声母字的读音看全浊声母的演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黎新第;从量变看朱熹反切中的全浊清化[J];语言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曦;宋代福建音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恒联;;段玉裁以古音重新认定文字结构的失误例证[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2 陈芳;;辨“古音韵至谐说”——兼谈古音学研究的立论基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崔彦;;江有诰的古韵研究及其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郭灵云;梁英君;;从因声求气到因声求义——评《虚字说》《经传释词》虚词训释[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5 李威;辛朝乾;;古合韵浅说[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6 高朝富;李义敏;;谈章太炎《成均图》的音转理论[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7 ;《陈新雄语言学论学集》出版[J];语文研究;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芳;;辨“古音韵至谐说”——兼谈古音学研究的立论基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仁乐水;搜罗全备的古汉语通假字工具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侯乃峰;读《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琐言[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南京大学文学院 李开;段玉裁与清代学术国际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芳;姚文田古音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骆瑞鹤;《毛诗叶韵补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曹强;江有诰《诗经韵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洪华;宋代“小学”文献考略[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
本文编号:2520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2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