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动词与语言信息交流概念空间重构——英汉“wh-不定词”语法化比较研究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
【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疑问系统的功能语言学比较研究”(09CWXZ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4;H1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10 吕长凤;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词类分布及其语法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淑艳;;英语not和汉语“不”的句法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方芳;李斌;;基于语料库的数量名短语识别[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小星;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主谓谓语句的语义分析[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姜自霞;陈晓;李玉梅;靳光瑾;黄昌宁;;试论区别词的词性鉴别能力[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崇涛;类指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宋洪民;李贤的语言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程凯;汉语是非疑问句的句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8 金花子;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动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瑛;现代汉语正反问反问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10 柳京春;汉语表达过程中的复用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玲;;仿拟话语表征的功能话语语法解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艳红;;英汉互译中的过渡处理[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卜东波;白硕;;文摘自动生成中权重计算的对偶性策略[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刘德荣;王永成;;基于词典和语料库的概念内聚度研究[A];NCIRCS2004第一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谢法奎;张全;袁毅;;基于HNC理论的语义标注语料库[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夏立新;;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双语词典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灵;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D];厦门大学;2007年
2 陈楠;论概念隐喻在构建篇章连贯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06年
3 韩塔娜;汉蒙新闻翻译方法探微[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向建雄;汉语使役结构及使役动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曹玲;间接言语的认知阐释[D];河北大学;2005年
6 张惠清;汉语方言“被动施事”及相关功能的语义关联[D];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2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3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