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V

发布时间:2019-09-22 02:55
【摘要】: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对动结式的关注逐渐增多,其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其中对动结式“V尽”的研究则很少有人涉足,缺少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本文以“V尽”为主要研究对象,除绪论和结语外,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资源等。 第二章对“V尽”结构中的“尽”进行语义分析,介绍了“尽”的语义类型,分析了意义不同的“V尽”中“V”的语义特征,“尽”的语义指向以及“V尽”所带宾语的语义特点。而且还对“V尽”与“V完”、“V光”、“V绝”进行了语义比较。 第三章从句法上对“V尽”进行分析,描述了“V尽”的句法功能及其可能出现的特殊句式,并比较了“V尽”和“V完”、“V光”、“V绝”与动态助词、副词、能愿动词、数量短语等结构组合能力的异同。 第四章分析了“V尽”的语用特色,并从语用角度对“V尽”和“V完”、“V光”、“V绝”进行了比较。 第五章对“V尽”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历时的分析,并运用语法化原理对“V尽”形成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解释。 第六章对留学生在使用“V尽”和“V完”、“V光”、“V绝”这几个补语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和对策。 第七章是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指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一萍;;汉语带宾语动结式研究的回顾[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7期

2 宋鹏;洪琳;;“V好”中“好”的虚化问题探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9期

3 马婷婷;;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现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年11期

4 张娟;;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王红旗;说说“V满”[J];汉语学习;1999年03期

6 伍和忠;动结式述补短语带宾语的情况探析[J];广西师院学报;1996年02期

7 石慧敏;;动结式“V破”的句法语义特性及其演变过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袁毅敏;王诚;;再论英语动结式中的宾语选择——基于因果链注意视窗理论的认知新探[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9 黄晓琴;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与句式变换[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S1期

10 代尊峰;;汉英动结式语义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英杰;;动结式的语义、论元结构及补语指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黄育妙;;动结式“V穿”的构式认知探究[A];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8年

3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张晓芳;;汉语句子中宾语位置历时演变[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洁;;“V着(zháo)”与“V到”的替换条件及其动因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邹佳;;简谈宾语补足语的习得[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C];2015年

8 陈敏;;应用DCG文法分析汉语[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9 喻洁;;“再说”和“何况”用法及异同考察[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殷红伶;;“‘主语→宾语’提升”构式的概念结构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小萍;现代汉语词汇性使役结构以动结式为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2 蔺伟;小议“喜提”[N];语言文字周报;2019年

3 林允富;《宾语的类型》商榷[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4 沈锡伦;宾语的类型[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5 涿州市第二中学 郄跃武;浅谈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N];学知报;2011年

6 王学忠;“锱铢必较”能接宾语吗?[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7 杨剑桥;什么是“能带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8 宗守云;词语的日常意义和百科意义[N];语言文字周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何玲;英汉动结构式增效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宋文辉;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6 褚鑫;构式语法观下的动结式及相关句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郭晓红;《战国策》形容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柯伟智;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9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南潮;受事宾语提升的最简主义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永慧;“V尽”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于婷婷;动结式补语语义指向的判别条件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何晓敏;历时角度下动结式中动词、宾语和补语语序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李思旭;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动结式“V单+完”属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薛李;动结式“V穿”及其相关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文杰;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习得汉语动结式带宾语类结构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丁萍;动结式“V好”与“V完”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金叶;宋代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程丽丽;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谭力;汉语动结式“一V一个R”的构式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9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39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