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运用语言规划提高汉语国际语言竞争力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全球化语境中的英汉语言竞争"阶段性成果,获中南民族大学资助(项目编号:CSZ12007)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渝镛;;论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之缺失与补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8期
2 吴应辉;;孔子学院经营模式类型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莲;赵玉荣;裴书蕾;吕淑巧;;英语专业学生双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大家;2010年03期
2 李秀梅;;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叶慧君;;关于提升英语专业教师母语文化素养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叶慧君;王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母语文化教学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9期
5 撒德全;;非洲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模型设计原则与策略研究[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2期
6 李成;;语言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整合共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刘婷婷;;深化高校专业英语的跨文化教学[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10期
8 央青;;试论孔子学院的品牌塑造[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凤珍;;高职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教育调查研究——基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柳明明;;成人英汉翻译教学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J];外国语文;2012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耀虎;卑尔根孔子学院武术课程教学大纲设计[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方颖;汉语国际推广的双赢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玉锦;中外高校战略联盟视角下的孔子学院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4 詹小冷;韩国首尔经济圈孔子学院武术开展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李宁;孔子学院的发展及其在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12年
6 王璐;英韩文化产品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林玉婷;法语联盟对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启示[D];外交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钱冠连;对比语言学者的一个历史任务[J];外语研究;1999年03期
3 雷买利;;论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教学中的地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5 王宗炎!510275;语言对比小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金智;语言规划的连贯性与系统性[J];学术研究;2000年02期
2 许嘉璐;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汉字规范问题研究丛书》总序[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3 郭龙生;许嘉璐;;中国当代语言规划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2期
4 郭熙;;华语规划论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5 孟和宝音;蒙古语言的变异与规划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谷孝龙;;“非典”个案与语言规划的原则和标准——兼与柯平、吴志杰先生商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E.Haugen;林书武;;语言学与语言规划[J];当代语言学;1984年03期
8 薄守生;;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摘要)[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9 黄素文;;构建语言规划学理论框架的有益尝试——《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评介[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薄守生;;中国语言规划研究的又一个创新[J];汉字文化;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涛;;语言管理、语言规划和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文光浩;;刍议MHK中存在的一些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的若干思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林大津;;中国人请讲中国话——漫议学术论著中的“欧化汉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鲁子问;;试论外语规划[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维佳;;浅析汉语教学中对留学生科学编班的意义和方法[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8 苏剑;;双语现象下的语言规划与繁简之争——对《中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经济学解释[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金美;;韩译版高级汉语教材《新攻略中国语》熟语选用研究(论文摘要)[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子菁;严越;;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中的词汇选取与处理情况分析[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祖甲;请国人善待汉语[N];人民日报;2006年
2 李江涛;3.5万外国考生力拼“中国托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3 通讯员 周永先;我州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汉语水平[N];克孜勒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宋佳p堋”嘁,
本文编号:2541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4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