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非典型主题及其主题标记的功能
发布时间:2019-09-26 01:07
【摘要】:文章在详细讨论了主题与主题标记的结构与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主要对动词的修饰成分后,句子主要动词、句末动词以及整个VP后,和名词的前置定语后等三类一般被认为不能出现主题标记的小句结构位置进行了考查。研究结果显示,作为主题优先型语言的汉语在主题的选择上是相当灵活的,小句内的各个独立成分后一般都可加主题标记。上述三类小句位置加主题标记后,相应成分应看作非典型主题,并且有突出对比其后焦点的功能。文章结论是:主题标记应出现在基于充分认知背景且不处于句末的完整的句法成分后。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146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丹青;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J];语文研究;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中伟;主述结构和关联副词的句法位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肖双荣,刘振刚;从三个平面理论背景看汉语基本语序——再论汉语是SVO型语言[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任鹰;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语义条件分析[J];汉语学习;1999年03期
4 邵敬敏,罗晓英;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5 潘国英;关于汉语主语主题问题的讨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王玉婷;;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评述[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刘丹青;小句内句法结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3期
9 玄s,
本文编号:2541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4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