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郑注》的音注体例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YY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01)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文;郑樵《尔雅注》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陶有浩;二程变法思想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陈峰;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肖建新;南宋绍熙内禅钩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霍建瑜;;执“竹竿子”者称谓及服饰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3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6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郝黎;唐代官吏惩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张鹏;辽墓壁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9 姚安;清代北京祭坛建筑与祭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孙强;晚明商业资本的筹集方式、经营机制及信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双;吕夷简与宋仁宗前期政治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李春梅;临江三孔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4 肖鑫;唐宋时期的书画买卖和市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守芝;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敏;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8 张巧霞;试论王充“疾虚妄”的批判精神[D];河北大学;2003年
9 巨传友;陈与义战乱诗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薛治国;北宋崇文抑武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冯蒸;《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初零声母——兼论中古影、云、以母的音值[J];汉字文化;1991年01期
2 周文;郑樵《尔雅注》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周文;郑樵《尔雅注》再探[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丁治民;;浊上变去见于北宋考[J];中国语文;2005年02期
5 陈云龙,蔡蓝;徐闻(下洋)闽语的声韵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亚明;《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坐标[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清华;郭璞《尔雅注》双音词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2 霞绍晖;汉唐注疏的遗韵[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楚;清代《小尔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红花;《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43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4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