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模糊词义的动态变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高元石;有关模糊语义的几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3 黎千驹;论义素分析法与语义的模糊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于辉华;;谈模糊语言的根源和可消除性[J];沧桑;2006年06期
5 曹有鹏;词义的模糊性初探[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伍铁平;;从“半”的释义谈模糊语言[J];辞书研究;1985年01期
7 黎千驹;;论模糊词语的释义方法[J];辞书研究;2007年06期
8 张兴杰;;试论语义的模糊性[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George Lakoff;廖东平;;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J];国外语言学;1982年02期
10 张乔;广义量词理论及其对模糊量词的应用[J];当代语言学;199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玲玲;包含数目词的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模糊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董志强;语义模糊初探[D];四川大学;2002年
3 娄爱华;汉语感官词模糊性与隐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崇;汉语感官词模糊性与隐喻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曹文抗;模糊语义在法律语言中的表现及消除[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红;汉语数量词的模糊使用与教学对策[D];暨南大学;2008年
7 肖晓亮;英汉词义模糊性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4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