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4 04:25
【摘要】:双及物构式是英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构式,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学界对于双及物构式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主义、形式主义和认知视角展开,已有的研究使我们能进一步识解此种结构;然而二十世纪90年代,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出现为研究双及物构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角度出发,将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同构式语法理论指导下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比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实际语料中使用情况。 本文作为一种实证性研究,以从可比语料库即“美国英语语料库”和“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中检索出的真实语料为研究起点,检验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力,通过频率和百分比的计算以及卡方检验试图探索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异同点。 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整体使用特征如何?第二,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施事、受事引申”,“给予物引申”以及“给予方式引申”这三个方面的引申是否对称?导致对称或者不对称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 “美国英语语料库”和“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分别使用Antconc检索和在线检索方式,以英汉“给予类”双及物动词作为关键词,手工剔除不属于双及物构式用法的例句,从而考察“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较之英语,汉语使用“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频率较低,这是汉语句法的多样性导致的;最典型的双及物动词‘"give"和“给”在英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动词本身具有给予义类和信息交际类双及物动词在可比语料库中使用频率最高,而英语中的瞬时弹射类和定向伴随连续使动类双及物动词,以及汉语中的(↓)潜性传递类动词使用频率最低。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均倾向于使用“有生命体”角色的词语作施事(主语)和受事(间宾),卡方检验值显示语料库在施事论元的分布方面差异明显而在受事论元分布上却无明显差异。换言之,较之汉语,英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更倾向于使用“有生命体”角色的词语作施事。同时,统计结果还显示,二者均倾向使用抽象名词作“给予物”这个论元。然而卡方检验值显示可比语料库在“给予物"这个论元分布方面差异明显,即较之汉语,英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更倾向于使用抽象名词作“给予物"这个论元。此外,NP1、NP2和NP3为典型和非典型参与者构成的英汉语双及物构式“NP1+give/给NP2+NP3”所构成的双及物句式内部的“典型性"序列分别为:仅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和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NP2和NP3均为典型参与者;NP1和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NP2和NP3均为典型参与者仅NP3为非典型参与者。(2)英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方面的差异使得“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两种语言中的引申出现不对称现象。 本研究也存在着局限性,比如难以对英汉“给予类”双及物的特征做穷尽性描述;研究选取的可比语料库均反映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特征,因而未能考虑近年来的语料情况;此外,本文的研究范围仅局限于“给予类”双及物构式且语料库规模较小,研究结果是否能推而广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4;H146
本文编号:2555470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4;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年02期
2 丘振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类型及异同[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严辰松;;“给予”双及物结构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4 耿智;从认知-功能视角看英语双宾语结构及其翻译[J];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5 黄昌静;邵志洪;;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6 徐盛桓!475001开封;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7 石毓智;汉英双宾结构差别的概念化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8 熊学亮;;英汉语双宾构式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9 李淑静;英汉语双及物结构式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10 何晓炜;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的关系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555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