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语常用方位词偏误分析
【图文】:
在任何语言环境中,它们的方向参照都是绝对不变的,因此把这一类方位词称为绝对方位词。②如下图所示:图2-1第二类:相对方位词,,有4个,包括“前”、“后”、“左”和“右”。主要以人或物自身为参照对象,而其参照对象必须是存在的事物,把左手边方向定为“左”,右手边方向定为“右”,参照对象正面所朝的方向定为“前”,背面所朝的方向定为“后”。如下图所示:图2-2①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第 50 页。②单宝顺:《论现代汉语空间方位概念的表达与单纯方位词》,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6 年。
把脚部或底部定为“下”。因此客观上与主观上具有双重参照标准。如下图所示:图2-3第四类:空间方位词,有3个,包括“里”、“中”、“外”。这类方位词主要用来表示立体的三维空间概念,表达立体空间的范围。它们形成的对立是立体空间形态的对立而非方向上的对立。“中”和“里”表达的立体三维空间具有收缩性,“外”表达的立体三维空间则具有放射性。如下图所示:图2-4根据合成方位词前后词缀等组合的不同情况,将其分成五组。第一组:边组,由后加词缀“边”组成,包括“东边、南边、西边、北边、上边、下边、前边、后边、左边、右边、里边、外边、旁边”13个。第二组:头组,由后加词缀“头”组成,包括“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6个。第三组:以组,由前加词缀“以”组成,包括“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以外”6 个。第四组:之组,由前加词缀“之”组成,包括“之上、之下、之前、之后、之中”5个。第五组:并列组,由两个单纯方位词并列组合而成,包括“上下、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琳;;方位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3 沈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名词偏误探究[J];群文天地;2011年24期
4 邢福义;;方位结构“X里”和“X中”[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4期
5 齐沪扬;;现代汉语的空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1期
6 陈瑶;方位词研究五十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4期
8 邵霭吉;;现代汉语教材中的方位词问题——从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谈起[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张清常;;北京街巷名称中的14个方位词[J];中国语文;1996年01期
10 文炼;胡附;;词类划分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蓉;现代汉语单音方位词层级性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现代汉语方位词习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铮;留学生习得汉语“上/下”类方位词的偏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志东;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范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单宝顺;论现代汉语空间方位概念的表达与单纯方位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艳华;韩汉方位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7 麦子茵;介词“在”的隐现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8 戴会林;外国学生方位词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练雪瑞;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时间表达[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佳娣;现代汉语方所词的语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7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