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美国学生汉语助词“了”的习得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7 16:00
【摘要】:汉语助词“了”是汉语语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语法点,但目前的二语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初中级学习者,以笔语语料库研究为主,并集中在偏误分析上,对于高级阶段学习者和中介语系统的全面描写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提出了“美国学生汉语助词‘了’的习得研究”这一课题。本文以纵向的跟踪研究方法为主,采用自然谈话的方法,对两名在中国学习水平各异的美国留学生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口语追踪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学生汉语作文纵向语料库”初、中、高三个学习阶段的相关笔语语料,统计“了”的12种结构在各学习阶段口语和笔语中的使用频率分布和正误情况,得出美国学生汉语助词“了”相关结构的习得顺序、习得发展过程和规律。 在个案追踪研究中,通过量化分析,考察了两名被试15次录音,得出初级被试P和高级被试G“了”的使用相对频率分布及排序,并与本族语者进行对比,总结高级阶段学习者的学习重点是提高普遍性较低的T5和T11这些“名词+了2”结构的用量和搭配谓词和句型的多样性、准确性,并总结了影响其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交际需求和习得难度。然后细致分析两名被试口语语料中的纵向发展过程并进行正确使用频率、句子平均长度和习得阶段方面的研究,总结两名被试习得助词“了”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T8结构的发展特点,也弥补了目前国内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在作文笔语语料库的横向研究中,通过对初、中、高三个学习阶段美国学习者助词“了”的使用相对频率、泛化比例和正确使用频率进行分析,从更大范围考察不同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在笔语中的使用情况,并结合口语研究结果,总结以英语为母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助词“了”的发展规律:(1)“了”的使用频次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而增多;(2)经历了从漏用标记“了”,到高频率使用“了”继而产生“泛化”并与其他语法形式冲突、混用,再到分化、共现的发展过程;(3)从套语化“了”结构到创造性语言的发展;(4)从“了”的内部结构混用到各结构使用分化的发展;(5)从简单日常的句法、典型的语义范围到复杂多元的句法、语义范围。 通过对美国学生的口语语料和笔语语料进行正确使用相对频率分析,我们得出并对比了口语和笔语的习得顺序,发现最先习得的是“谓词+了”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两种性质的语料中各结构的使用相对频率、正确使用频率排序,得出“了”12种结构的习得难度区间分布为:位于高区间的是T4、T6和T7,中区间的是T2、T3、T5、T11、T9和T12,低区间的是T1、T8和T10。 最后论文将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已有的成果进行对比,并针对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从提高准确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角度,对汉语作为二语教学提出建议。
【图文】:

折线图,句子,平均长度,折线图


2 .||:确 2 0 3 7 8 2正确率 66.7 0 60 87.5 100 8总频次 2 3 10 4 13 正确 2 3 10 4 1正确率 100 100 100 100 10总频次 9 1 2 5 11 3 3-1 正确 7 1 2 5 10 3 2正确率 77.8 100 100 100 90.9 100 90.总频次 4 1 1 4 7 5 1 25 正确 4 1 1 4 6 5 1 2正确率 100 100 100 100 85.7 100 100 95.图3.4总语料中被试P各阶段正确率小计(不泛化)和正确率累计(含泛

折线图,折线图,句子,平均长度


2 正确 4 2 1 2 14 8 9 40正确率 100 50 100 100 100 100 100 95.2总频次 5 1 4 2 1 1 13 6 5 383 正确 5 0 2 2 0 0 13 6 5 33正确率 100 0 50 100 0 0 100 100 100 86.8总频次 13 3 2 5 21 5 7 564 正确 13 3 0 3 21 3 7 50lli 确率 100 100 0 60 100 60 100 89.3总频次 7 2 3 1 23 8 3 1 485 止确 7 2 3 0 21 7 3 1 44正确率 100 100 100 0 91.3 87.5 100 100 91.7图3.6被试G各阶段正确率小计(不含泛化)和正确率累计(含泛化)折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文国;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辛永芬;留学生在使用“已然”类时间副词和“了”共现与否时的偏误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年01期

4 张黎;界变"论——关于现代汉语"了"及其相关现象[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5 曹贤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语言分析方法述评[J];汉语学习;2009年06期

6 王红厂;;俄罗斯留学生使用“了”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11年03期

7 王建勤;;“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3期

8 施家炜;;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9 李蕊;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10 杨洁;张亚旭;;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557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7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