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鲁迅与当代中国的语言问题

发布时间:2019-11-16 21:37
【摘要】:正关于鲁迅的语言问题,我算是谈得比较多的一个①,但远没有谈透。倘若鲁迅研究还有值得深入探索的空间,语言问题应是其中荦荦大者。这里仅就近年思考所得,再作四点补充。一首先,从语言细节入手把握鲁迅,本来就是鲁迅研究一个需要加以认真清理和总结的学术传统。鲁迅的读者和"鲁研界"一开始就注意到鲁迅的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郜元宝;;方言、普通话及中国文学南北语言不同论——从上海作家说起[J];文艺争鸣;2010年19期

2 郜元宝;;“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围城》的语言策略[J];学术月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叶振忠;;批评家的良心——当代文坛批评健将李建军[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郝江波;苏虹;;论京派批评的文化特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姜涛;“为胡适改诗”与新诗发生的内在张力——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季桂起;叶公超文学批评的观念和风格[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5 张仁香;;梁宗岱文学批评的诗笔特征与心灵体悟[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6 周冰心;京派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兼与西方古典主义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张雪琳;;《离骚》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的统一[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陈辉;;论艾略特诗学批评观对叶公超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李鑫;;叶公超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艾略特评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伍丽洁;;叶公超对艾略特诗学观念的传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祝帅;;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三个问题[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张松建;;“抒情”诠释学——论中国现代抒情诗学的三个结构[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珂;;新诗诗体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诗体建设“伪话题”之争透析[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金龙;;文艺学中形式范畴的语义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帅;瑞恰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孙绪敏;论新诗体式之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7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8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9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晓生;“1917—1923”新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论李健吾“咀华式”文学批评风格[D];河南大学;2011年

2 刘玉迪;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范式“作家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吴晓明;李长之传记批评之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4 郭爽;中国现代作家的自然主义倾向[D];郑州大学;2010年

5 赵灯峰;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论[D];安徽大学;2011年

6 魏薇;现代性的两维—瞿秋白、李长之文学批评合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丽萍;《文学杂志》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8 林星t,

本文编号:2562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62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