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语用学视角下的语境和歧义消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双;;从关联理论角度试析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朱家胜;预测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张启剑;;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夏娟;;翻译实践中语篇连贯的重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位巧;;主位推进的语篇功能及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侯家旭;论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肖;;语篇衔接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葛卫红;;汉英照应成分比较及对语篇翻译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赵宏伟;;英语语调在语篇中的连贯构建功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4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蒋联江;;基于RST的英语四级作文连贯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苏建华;;从主位推进模式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陶媛;;政治演说与新闻的关联和及物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卫青;农村高中英语词汇习得语境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范姝;从主述位理论看汉语政治报告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文华;从标记主位视角看小说《鸡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彭静;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利亚;语境寓与词汇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胡健;关联理论与语用推理[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3 孙秀丽,栾述文,史闽瑞;关联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4 陈亚杰;英语词义与语境的关系及词义教学的方法[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陈明芳;;惯用语认知机制及其词汇语义特征[J];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6 孙玉;相关理论中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7 成祖堰;认知语境与单句语篇内词汇意义的理解[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罗靖;论语境对话语中词汇理解的影响[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丽夏·阿克巴尔;;大学民族班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初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陆阳;;语用学视角下的习语翻译浅论[J];考试周刊;2009年2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庄玉娟;十九世纪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马贞;《简·爱》中对话翻译的语用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刘维;职场小说中语码转换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7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6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