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阿拉伯汉语学习者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1-03-24 19:31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音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语音学习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学习,所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一开始就要学好正确的发音。如果初学发音不正确,错误的发音在交际中不断重复而得到巩固,到后来想改也改不掉了。有些人一辈子也改不过来。 对外国人来说,,汉语语音的习得往往是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通过笔者的实际汉语学习与教学经验,本文试图从语音对比的角度研究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学生在习得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产生的语音偏误,然后根据这些研究探索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汉语与阿语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很大。阿拉伯学生的母语在汉语习得上的正负迁移,使他们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出现一些比较独特的难点和特点,对这些问题的学术探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并提高阿拉伯学生的汉语语音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汉语、阿拉伯语对比研究回顾
第一章 汉语-阿拉伯语语音对比
    1.1 辅音对比
        1.1.1 汉语、阿拉伯语相同的辅音
        1.1.2 汉语、阿拉伯语相近的辅音
        1.1.3 阿拉伯语中没有的辅音(c、p、g、q、zh、ch、)
    1.2 元音对比
        1.2.1 阿拉伯语的元音
        1.2.2 汉语的元音
            1.2.2.1 汉语的单元音
            1.2.2.2 汉语的复元音
            1.2.2.3 汉语鼻尾音
    1.3 声调
第二章 阿拉伯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其对策
    2.1 声母上的偏误及其对策
        2.1.1 送气不送气音
        2.1.2 翘舌音
        2.1.3 清、浊音
    2.2 韵母上的偏误
        2.2.1 单元音韵母
        2.2.2 复元音韵母
        2.2.3 鼻韵母
    2.3 声调偏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颖颖;;关于学习和掌握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高永安,曹秀栋;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几个特殊的语音问题[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3 唐玉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调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朱波;;大理学院留学生只用副词“不”表示否定原因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何山燕;;在语言对比和文化互动中体现国别化特色——以缅甸初级汉语教材编写为例[J];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0期

6 王平;;中职学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7 林晓勤;;普通话语音课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广西教育;2009年03期

8 王建刚;;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声韵的偏误现象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9 杨宗雄;;斯里兰卡学生汉语停顿偏误分析[J];才智;2012年21期

10 别地别克·艾力木艾力;;对新疆哈萨克族学生汉语语调掌握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锐欣;元音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何丽芳;加拿大学生汉语语音习得与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邓秀芬;印尼棉兰华裔和非华裔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颖;浅谈亚裔儿童汉语声调的习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乔多诺娃;针对POLYGLOT培训学校初级B班学习者的综合课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曾苗;柬埔寨王国桔井省中山学校学生汉语习得情况及相关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潇;中高级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小英;美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海波;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波;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声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彬;对外汉语教材人物角色设计问题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9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69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