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词切分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1 03:51
【摘要】:选取24名日-汉和24名汉-日双语者,采用Eye Link2000眼动仪,探讨日-汉和汉-日双语者阅读有词切分线索的日语文本的眼动特征,研究词切分线索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句子阅读的影响。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三种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条件。为了确保三种词切分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一致,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词或非词的边界。结果表明,日语文本中加入词间空格促进汉-日双语者日语文本的阅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白学军;田瑾;闫国利;王天琳;;词切分对美国大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9年01期

2 沈德立;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冯本才;范晓红;;词切分对初学者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10年02期

3 白学军;郭志英;顾俊娟;曹玉肖;闫国利;;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11年11期

4 李馨;白学军;闫国利;臧传丽;梁菲菲;;空格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5 李兴珊;刘萍萍;马国杰;;中文阅读中词切分的认知机理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6 白学军;郭志英;曹玉肖;顾俊娟;闫国利;;词切分对老年人阅读效率促进作用的眼动心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馨;白学军;闫国利;;词边界信息和词频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2期

2 闫国利;张兰兰;张霞;孙莎莎;;汉语阅读中的心理词加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3期

3 张倩;;运动情景中的眼动研究综述[J];福建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4 孙继兰;;数字出版中的词汇和难句抽取研究[J];出版科学;2014年01期

5 刘志方;刘妮娜;仝文;;字、词的识别加工在中文阅读眼动控制中的作用:来自消失文本方面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2期

6 余莉莉;闫国利;;眼动分析技术在句子理解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2期

7 仝文;刘妮娜;伏干;闫国利;;中文单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8 王迪;;词切分对不同汉语阅读群体阅读影响比较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黄发杰;张灵聪;;词切分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元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隋雪;;汉语双字词识别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袁子渊;朱力;;词边界问题与留学生阅读材料的词边界标记[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泽;书面韵律信息的作用及其加工机制的即时加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臧传丽;儿童和成人阅读中的眼动控制:词边界信息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红霞;中文阅读中注视位置效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兰兰;汉语阅读过程中心理词加工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德强;汉语双音节复合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志方;中文阅读中的词切分与词汇加工方式[D];浙江大学;2013年

8 梁菲菲;中文词切分认知机制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巧明;小学生阅读知觉广度与速度的发展:来自眼动的证据[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余莉莉;中文熟语认知中的整体加工与成分加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迪;词切分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珍;维汉大学生中文词切分的眼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瑾;词切分对韩国、泰国留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建军;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低视生阅读效率的研究及教育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慢慢;中文阅读中词频与笔画数的即时和延迟效应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莎莎;汉语心理词加工的优势效应[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发杰;切分对高二学生中文句子阅读绩效的影响[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8 肖虹;以阅读心理学考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丽华;词N与词N+1消失对青年与老年中文读者眼动模式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韦璞;PFF效应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仙峰;叶文玲;;当前阅读研究中眼动指标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2 陶嵘,水仁德,沈模卫;单行窗口显示的汉语文本可读性[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3期

3 吴胜远;一种汉语分词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6年04期

4 黄昌宁;赵海;;中文分词十年回顾[J];中文信息学报;2007年03期

5 白学军;田瑾;闫国利;王天琳;;词切分对美国大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9年01期

6 梁菲菲;白学军;;切分空间和切分方式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研究;2010年01期

7 白学军;张涛;田丽娟;梁菲菲;王天林;;词切分对美国留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研究;2010年05期

8 宋彦;蔡东风;张桂平;赵海;;一种基于字词联合解码的中文分词方法[J];软件学报;2009年09期

9 白学军;田丽娟;张涛;梁菲菲;闫国利;;朗读条件下词切分方式对说明文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华;陈硕;练睿婷;;神经网络和匹配融合的中文分词研究[J];心智与计算;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桂琴;韩玉昌;;汉语词汇识别中形、音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时间进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珊;词边界信息对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田瑾;词切分对韩国、泰国留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平,巢传宣;双语存贮模型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2 刘旭刚,徐杏元,严芊,彭聃龄;国外双语口吃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3 李利;莫雷;;双语记忆表征研究的新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刘育红;黄莉;;译员:并列双语者抑或合成双语者?[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鲁进;徐永;;双语的储存与输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祁志强;彭聃龄;丁国盛;;不可预期条件下汉英双语者的语言切换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5期

7 蔡超群;;双语理解过程中的切换特点及其机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王亚鹏;李继利;丁小兵;;双语词汇通达:理论、范式及其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党彩萍;;双语加工的脑神经基础差异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10 孟繁旭;;儿童双语习得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志强;丁国盛;彭聃龄;;汉英双语者语言产生与理解过程中的代码切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宁;;晚期中英双语者词汇语义组织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崔占玲;张积家;;英-汉-藏双语者字词识别中语码切换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少勤;陈熊鹰;;熟练双语者的词汇选择机制:语言特异性还是语言独立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热比古丽;;维吾尔族双语者的非熟练第三语言的概念表征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范梦;王瑞明;;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词汇加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正根;冯建新;范晓庆;;双语者词汇产生中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超莹;王瑞明;;非熟练双语者的语言表征和加工:双语者记忆不对称映射的电生理证据[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杨燕萍;何婷;郭桃梅;;中—英双语者用英语命名图片的一致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悦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优势与劣势并存:双语经验产生的认知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国盛;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文宇;汉英双语者数字、汉语数词加工及语言选择的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蓉;双语语音表征结构及其激活过程:来自汉英双语者的证据[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杨闰荣;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雷蕾;以汉语为母语双语者的双语句法表征和处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敏;蒙汉双语者冲突控制和反应抑制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玉;中—英双语者的词汇—概念记忆表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陈亚楠;汉维双语者维吾尔语的语义记忆表征和通达模型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4 肖丹;晚期维—汉双语者句法的表征[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5 姚青;双语发展不平衡双语者的抽象词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曾维芳;中英双语者词汇语义在大脑两半球的表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伟志;中英双语者知识表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慧惠;蒙古族双语者双语表征的语义启动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群星;双语语音非选择性提取—汉英同音启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刘晓华;熟练中—英文双语者跨语言的错误记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1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71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