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旁称代词“人家”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5 13:39
【摘要】:汉语旁称代词是人称代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人家”作为一个典型的旁称代词,,不仅含义丰富,且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较为常用。关于“人家”,以往学者主要集中在它的功能探究,很少涉及其主观方面的讨论。但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人家”的使用却常常包含着说话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并且在其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常常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人家”进行主观性和主观化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探究汉语旁称代词系统的发展问题。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全面而详细地探究了汉语旁称代词“人家”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我们分别从历时、共时以及二者交互三个角度入手,对其主观性和主观化进行了综观把握。历时方面,阐述和归纳了“人家”的语法化演变轨迹,在“斜坡”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对“人家”的语法化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从主观化的角度解释了促使其历时演变的动因。同时,我们对汉语“人家”的主观性程度进行了研究,着重对其代词性和名词性共十个义项之间的主观性程度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人家”的主观性程度序列图,使其为对外汉语教学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共时方面,重点讨论了在“范畴”和“家族相似性”的理论框架下,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者形式来表达主观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汉语人称代词系统图,以此来分析汉语旁称代词“人家”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二者交互方面,以“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其各自表现进行了系统描述,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关于这三个方面的非常重要的结论,以此更加完善我们的研究思路。 总的来说,汉语旁称代词“人家”的研究是一个很有趣的议题,它是一个典型的主观性较强的代词。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很多这样的代词,主要是集中在人称代词里面。至此,我们把汉语代词系统中这些表达主观性的代词命名为“评价代词”(AppraisalPronoun)。该类代词是汉语代词中的新“成员”,随着“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的逐渐成熟和发展,我们相信将其与汉语代词的结合研究会有进一步地进展,我们会继续对此深入,希望可以有所发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冉;杨青云;;指代词“人家”的指称功能及修辞效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2 王宇弘;;“家族相似”与范畴的本质——论“家族相似说”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中的哲学意义[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4 申丹;视角[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5 刘瑾;;近十年国内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进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严宝刚;;对关中话一个语法化个案的考察[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陈满华;;北京话“人家”省略为“人”的现象考察[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8 魏在江;;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吴伟萍;肖友群;;代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探析——以《红楼梦》“人家”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10 马文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人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辛燕;从系统功能角度诠释语法化[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3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73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