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副词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4;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祖明;;very与much[J];初中生必读;2007年03期
2 唐贤清;;近代汉语副词“可煞”的演变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分析[J];古汉语研究;2001年02期
4 闫新艳;;“程度副词+有+X”与“程度副词+X”结构对比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罗黎丽;;说“很”[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4期
6 李诗平;浅谈英语强化修饰语的概念分类[J];现代外语;1994年03期
7 无名草;;中学英语中的“adj.+a(n)+n.”结构小结[J];英语知识;1989年05期
8 靳铭吉;;论汉俄语程度副词+形容词组合的发展变化[J];中国俄语教学;2018年04期
9 陈晖;屠爱萍;;“程度副词‘太’+褒义形容词+了”的对外汉语教学[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张明辉;朱红雨;;21世纪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日中机器翻译中汉语副词的数据处理[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启辉;;浅析近代汉语副词“都”的源流内容[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疏蒲剑;;程度副词的汉日对比研究——以「iuめて」「ごく」“极”为对象[A];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7辑)[C];2016年
4 刘晓梅;;汉语贬义高义程度副词略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5 荣晶;丁崇明;;两种不同性质的“有+N”结构[A];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六期)[C];2012年
6 肖惠萍;;“程度副词+名词”的网络流行语言特点及发展趋势[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颖;;程度副词“很”与“非常”[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8 赵宏;;日语口语中的程度副词使用特征[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国珍;朱磊;;特殊语言现象中特殊语用效果的量化判断——以“程度副词+名词”组合为例[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平顶山市二中 李晓红;中古汉语副词“分别”的虚化[N];学知报;2010年
2 吴娟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留学生与本族人汉语程度副词使用情况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崔山佳;“全面”只是名词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黄平县湖里中学 潘义忠;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预习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4年
5 上高三中 潘淑珍;初中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及对策[N];宜春日报;2010年
6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7 剑州中学 何秀容;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N];广元日报;2010年
8 丁冬梅 驻马店市第二中学;高效英语课堂浅谈[N];驻马店日报;2009年
9 河南项城市永丰二中 郭福志;初中英语教学几点注意[N];学知报;2011年
10 李锋宏;英语可借助“顺口溜”来学习[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芳;汉英副词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毛帅梅;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褚俊海;汉语副词的主观化历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振羽;《三言》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秋兰(Benyatip Suphakalin);《老残游记》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马应聪;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制约与意义建构[D];河南大学;2014年
8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特拉甫门科·叶甫艮尼娅;俄、汉副词对比及教学难点[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袁芳;现代汉语“很”与英语对应程度副词的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周秀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形容词+的”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欧阳斌;现代汉语副词作状语时“地”的隐现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南昌大学;2016年
5 朱艺夫;现代汉语副词连用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会云;初级阶段韩国学生使用汉语副词的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文华;形容词不同量级的同现[D];山西大学;2007年
8 季薇;现代汉语副词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亚博;基于语义地图的汉语副词“可”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10 贾晓旭;汉俄副词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73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73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