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叫”字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3:50
【摘要】:明治时期,日本的汉语教育蓬勃发展,同时编撰出版了一大批北京官话教科书。本文以明治时期的四本北京官话教材的“叫”字句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与当代北京话“叫”字句作对比,分析其异同。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明确研究对象。梳理学界对日本汉语教材和“叫”字句的相关研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叫”字句的界定和分类。首先对研究对象“叫”字句进行界定。其次根据“叫”的语义把四本教材中的“叫”字句分为使役义“叫”字句和被动义“叫”字句两类。根据使役义“叫”字句中“叫”所表现的具体差异,将其细分三类:使令义、致使义、容许义。第三章“叫”字句句法成分分析。“叫”字句的句法格式为“NP1+叫+NP2+VP”。对比三类使役义“叫”字句,NP1为谓词性短语和小句是致使义“叫”字句独有的句法成分。NP2省略只限于使令义“叫”字句。VP为形容词是致使义“叫”字句所独有的句法成分。第四章“叫”字句语义分析。使役义“叫”字句包含使役主体、使役客体、使役力和使役结果四个语义要素。被动义“叫”字句包含受动者、施动者、介引力、动作结果四个语义要素。两类“叫”字句的句式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意愿]和[±可控]上。第五章对比当代北京话“叫”字句。在句法和语义上,当代北京话致使义“叫”字句中出现了“叫致使+NP兼语+VP+的是+S致事”这样的结构,并且还出现了“有意致使”“无意致使”“描述性致使”三种用法,“描述性致使”使用频繁。明治时期的教材中没有出现类似的结构,并且只出现前两种用法。在使用情况上,当代北京话的“叫”字句的使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教材中,“叫”字句的使用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当代北京话中出现了大量表使役被动的“让”字句、“教”字句和“被”字句。在当代北京话中,“被”字句占优势地位。在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教材中也出现“被”字句,但数量非常少。“被”是南京官话的被动标记,这一时期的北京官话教材中出现南京官话的被动标记是南北官话相互融合的结果。当代北京话中“被”字句的优势地位,也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南北官话的融合所产生的。第六章结语。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说明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深入之处。
【图文】:

使用情况,使用频率,下降趋势


图 5.1 当代北京话“叫”字句使用情况可以看到,,在当代北京话中,使役义“叫”字句和被动义“叫”字句的使用总体呈下降趋势。在 1961 年的《正红旗下》中,“叫”字句的使用频率回升因跟老舍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1924 至 1929 年老舍在英国执教,1934 年至

使用情况,使用频率,教材,代北


比图 5.1 和图 5.2,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教材中,“叫”字句的使用频率上升趋势。但在当代北京话中,“叫”字句的使用频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原因是当代北京话中出现其他表使役被动的句式。代北京话中,使役义“叫”字句的使用频率下降是因为出现表使役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7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李力;;当代北京城市住房发展的反思[J];城乡规划;2009年01期

2 禾寿;;故事里有史 史中有故事 《当代北京拍卖史话》值得一读[J];中国拍卖;2009年09期

3 齐大芝;展现北京半个世纪发展的历史画卷——读《当代北京简史》[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4 ;《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2期

5 习五一;构筑理论思考的基石──读《当代北京简史》[J];前线;2000年06期

6 习五一;构筑理论思考的基石──读《当代北京简史》[J];北京党史;2000年04期

7 马建农;;当代北京阅读史话[J];前线;2008年10期

8 张勃;北京新建筑的时代思考[J];时代建筑;1999年02期

9 马瑞;朱文一;;当代北京城市“易犯罪”空间位置初探[J];建筑创作;2010年10期

10 朱文一;当代北京建筑“词典”[J];建筑学报;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东城区当代北京史研究会召开三届三次理事会[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2 易得;;当代北京史研究会举办“北京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论坛[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4期)[C];2011年

3 ;《当代北京研究》杂志约稿启事[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3期)[C];2011年

4 ;东城区当代北京史研究会召开三届四次理事会[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2期)[C];2011年

5 ;当代北京城市发展 后记[A];2013当代北京城市发展文集[C];2013年

6 ;《当代北京研究》2014年1-4期总(第64-67期)目录[A];当代北京研究(2014年第4期)[C];2014年

7 许方;;当代北京史研究会召开“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理事年会[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晓关;;关注社会生活 记录当代北京——《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六册先期出版[A];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城市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9 关丽娟;;迈向世界城市的北京——回顾与展望——“2010·学术前沿论坛”当代北京史研究会分论坛综述[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10 汤旭梅;;“当代北京歌曲”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发展进程初探[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妍;当代北京足球史话[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童曙泉;当代北京城市发展研讨会召开[N];北京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正群;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叫”字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永勤;当代北京流行语调查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李媛;当代北京城市街道的地域特征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8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88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