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复杂给字句如“我唱一首歌给你听”存在歧义,该句既可以理解为“你听一首歌”,也可以理解为“你听我唱一首歌”。一般认为,这类歧义是语义关系不同引起的。本文的观点是:这类歧义是结构关系不同引起的,“我唱首歌给你听”这一格式实际上是两类结构的叠合。一类是控制结构,无歧义的句子如“我说个谜语给你猜”,能实现相应的把字句;另一类是被动结构,无歧义的句子如“我哭给你看”,不能实现相应的把字句。文章首先对能产生歧义的复杂给字句“NP_1+V_1+NP_2+给+NP_3+V_2”的构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该构式有两个动词,颇有特点的是第二个动词(V_2),它属于二元非作格动词中的感官动词,是极为封闭的小类,可以穷尽列举为“看”、“听”、“学”等,这类动词的共同特点是既可以带名词短语作宾语,也可以带不含疑问词的动词性小句作宾语,这是产生歧义的重要因素。第一个动词(V_1)是一个开放类:句法上,二元的非作格动词和三元的非作格及非宾格动词都可以进入;语义上,第一个动词(V_1)要求是自主动词,能带成事宾语或者是一类转移动词。名词中,NP_1和NP_3倾向于由强有生性成分充当;在指称上,NP_1倾向于定指成分,NP_3在指称上没有限制。NP_2倾向于由弱有生性成分充当,同样在指称上没有限制。有相应把字句的复杂给字句,我们将之处理为控制结构。根据控制理论和功能范畴假设,我们证明了“我唱一首歌给你听”以“唱”为主动词,“给你听”为其补足语,“听”为内嵌动词,“给”为目的范畴For,“听”的零形式宾语OP能在“一首歌”处得到合法的解读,整个结构属于控制结构。这种处理的好处有:第一,可以在空语类理论下解释“听”的论元实现问题;第二,可以在控制理论下解释“听”的语义指向;第三,将“给”处理为目的范畴可以揭示句式语义,统一处理多种“形似实异”的句式;第四,让致使范畴扩展主动词“唱”可以解释相应的把字句的实现。没有相应把字句的复杂给字句,我们将之处理为被动结构。当“我唱一首歌给你听”理解为“听我唱一首歌时”,不论主动词是“听”还是“给”,小句宾语“我唱一首歌”都发生了向句首的移位。通过否定话题移位、焦点移位的可能性,我们假设这种移位是被动移位。该假设有以下依据:第一,可以确定“给”为被动范畴的语音实现;第二,尽管Pass-Do被动句和一般被动句存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但都可以得到解释。同时它和一般被动句在句法上存在平行性。第三,将“给”处理为被动范畴,整个句子处理为被动句,符合主语的题元角色和语态标记的关联。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晁瑞;;汉语“给”的语义演变[J];方言;2013年03期
2 叶狂;潘海华;;逆动态的跨语言研究[J];现代外语;2012年03期
3 沈阳;司马翎;;句法结构标记“给”与动词结构的衍生关系[J];中国语文;2010年03期
4 邓思颖;;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4期
5 李艳惠;;短语结构与语类标记:“的”是中心词?[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6 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2007年04期
7 熊仲儒;;汉语式话题句的结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宇明;陈前瑞;;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J];方言;2005年04期
9 木村英树;;北京话“给”字句扩展为被动句的语义动因[J];汉语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永耕;;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翠平;复杂“给”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
2 刘云;北京话使役兼表被动现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刘辉;从生成语法看汉语动词同宾结构的句法归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大然;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现代汉语兼语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5 赵东升;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6 蚁坤;汉语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使用条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
本文编号:
2590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9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