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敦煌愿文别字异文材料所反映的语音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20 03:07
【摘要】:敦煌愿文是指敦煌文献、石窟题记和绢书、幡缯中的请愿文章,它数量大,内容广,材料丰富,忠实记录了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的语言面貌,对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别字异文材料研究语音问题早已有之。本文以《敦煌愿文集》为底本,以同音替代为选取标准,运用分析、比较、个别与系统相结合等方法,对愿文别字异文材料进行充分描写,并与同时期其他敦煌文献、现代西北方言比较串联。分析表明,别字异文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现象与《切韵》音系相比已有很大不同,涉及声、韵、调三方面。声母方面主要有轻唇音分化、非敷奉合流;知章组合流;精组见系相混并开始胶化;云以代用;浊音清化,塞擦音全浊声母清化为全清声母,浊擦音清化为相应清擦音等。韵母方面的变化突出体现在止摄不分;鱼、虞有别,鱼韵既和止摄代用,又和虞韵代用;口语中刃、-n,-m尾开始相混,梗、蟹摄相代透露出鼻音韵尾消变的迹象,-p、-t,-k尾相混表明入声韵尾弱化,这两类弱化甚至导致阳声韵和入声韵发生别字异文的代用。声调方面突出特点包括全浊上归去、入声调开始消失、口语中清上、清平读音相近等。 敦煌愿文别字异文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现象并非一时一地的变化,而是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不同方言点语音演变的集合。作为新材料,愿文别字异文为唐五代西北方音研究补充例证,而且新村料带来的新发现使得唐五代西北方音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通锵;叶蜚声;;译音对勘与汉语的音韵研究——“五四”时期汉语音韵研究方法的转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2年01期

3 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J];方言;2003年02期

4 吴新江;《敦煌愿文集》校点献疑[J];古汉语研究;2001年03期

5 周大璞;《敦煌变文》用韵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6 丁治民;赵金文;;敦煌诗中的别字异文研究——论五代西北方音的精见二系合流[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张小平;《敦煌愿文集》校补[J];西域研究;2003年02期

8 王洪君;;阳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上)[J];语文研究;1991年04期

9 平山久雄;;中古汉语鱼韵的音值——兼论人称代词“你”的来源[J];中国语文;1995年05期

10 李如龙;辛世彪;;晋南、关中的“全浊送气”与唐宋西北方音[J];中国语文;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2591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91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