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国贺岁片台词语言模因现象的文化诠释

发布时间:2020-03-20 19:05
【摘要】:台词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和模因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模因,它就像病毒那样被大量复制出来并迅速传播开来,同时也能像基因那样获得遗传、继承、繁衍和变异。中国贺岁片台词存在大量的语言模因现象。从文化视域分析,作为网络大众文化,它们不仅彰显了网民的智慧,而且还具有介入现实的批判功能、升华原欲的娱乐功能和基于狂欢心理的补偿功能。它最大限度地客观再现了社会现实,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给人们以多层面的感受和认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华伟;;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聊斋志异》创作过程之独特性[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3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金彦,张丽;从接受美学看电视受众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包鹏程;;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储小燕;;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李晓玲;;论温庭筠十五首《菩萨蛮》[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蒋晓城;;论唐宋艳情词主体意识的嬗变[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罗侃平;;都市上空飞翔的诗歌天使——浅析罗门的都市诗学思想[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费斯克与法兰克福学派等的分野[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元元;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翡翠制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谢芸洁;研究《昕薇》杂志带动我国青年服饰风格的流行[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王俭;论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梁小倩;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静怡;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大众服饰审美观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廖晓婧;陶瓷水容器造型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周宁婧;迪庆藏族唐卡造型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焦萍;云南百越系民族服饰象征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邵靖;云南少数民族包的文化符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范姝;材料的言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韩江洪;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年02期

3 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年03期

4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5 ;"埋单"还是"买单"?[J];咬文嚼字;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宾香;;模因论角度下的网络语言变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人元;张加克;;我们赖以生存的“语言模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刘晓妍;;模因论视角下的2010年流行语[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4 傅福英;卢松琳;;模因与语言的传承和净化[J];新闻爱好者;2011年15期

5 崔婧;;模因论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8期

6 周文文;;小议网络新词[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7 刘毓容;;模因论与网络语言变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8 ;本期科目:语文[J];人生十六七;2007年Z1期

9 李思思;;浅析网络语言中的语言污染[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付晶;;网络语言的心理模型分析[J];大家;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建民;;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董宪臣;;从网络词汇的衍生机制谈其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谭汝为;;热门网语解诂[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李宇明;李开拓;;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上的讲话[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朱茂文;网络语言令父母头痛[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金振邦;网络语言,关注还是漠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黄小英;关注网络语言[N];福建日报;2000年

5 梁睿 陈建栋;网络语言要规范[N];光明日报;2002年

6 陆文军;让网络语言留在网络[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丹 实习生 王成健   ;“闯进生活”的网络语言[N];湖南日报;2004年

8 鲍晓倩;请对网络语言多一点儿耐心[N];经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庄严;亦忧亦患难取舍[N];吉林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义成;网络语言:玩酷?创新?[N];南充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周红红;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游;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帆;“火星文”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文婷;网络语言的符号生成方式及其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玮;动态语境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变体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陶金;基于中英文实例的网络语言社会语言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阮玮;网络商店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早垒;中英文中的网络语言[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92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92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