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四甲方言“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18:16
【摘要】:四甲方言处于吴方言和江淮方言之间,是通东方言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四甲方言属吴方言太湖片毗陵小片,也有学者认为四甲方言与毗陵小片的其他方言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建议为通东方言和金沙方言建立独立的小片——金吕小片(西起通州市金沙镇,东至启东市吕四港镇的方言小片)。通东方言的归属到现在还处在争议之中,本文更倾向于“金吕小片”的说法,由于地理位置与历史因素,四甲方言体现了吴方言北片与江淮方言交错过渡的种种特性。方言中的“了”正体现了这种过渡特性,作为实现体标记时,“了”有与普通话相同的用法,即可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带数量短语的结构中;作为进行体和持续体的标记时,“了”又与其他的吴方言类似,比如上海话中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辣”和“辣海”等,与四甲方言中的“了”音近,用法也相似;同时,它又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了”可以是表致使消失义的唯补词,又可以是句末语气词(与普通话的句末语气词“了”完全不同)。本文着眼于一个“了”,对“了”的语义与用法进行全面地描写与分析,并将其与普通话和吴语区其他方言进行比较。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方言区的人文地理概况,方言研究的现状和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对实现体标记“了”的考察,主要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第三章是对“了”作为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时的考察,既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也与吴语区其他方言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考察“了”作唯补词和句末语气词时的情况,是本方言中的“了”较为独特的用法。本文结合语法、语义、语用,抓住四甲方言中能体现过渡性质的语法现象—一“了”的多义性,对“了”的每个义项进行了全面地描写梳理与语法分析,为汉语交界地带的方言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露丹;马贝加;;试论汉语“介词——唯补词”的演变及其影响[J];汉语学习;2014年05期

2 梁银峰;;古汉语中的标补词“夫”初探[J];古汉语研究;2011年02期

3 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4 胡立根;;空词定位,补词求解——文言词语教学一得[J];语文知识;2000年04期

5 宋丽娟;;从HSK考试看述补词组的使用[J];语文学刊;2006年08期

6 张纪花;;助词“罢”的来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期

7 陈垂民;谈双音节谓补词组及其在句子结构中的分合问题[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王仁佐;;双音节的动补式合成词和动补词组[J];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9 莫启扬;文旭;;标补词that的省略——认知功能视角[J];现代外语;2010年02期

10 张辉;;河南唐河方言的“X讫”[J];汉语学报;201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许佳培;四甲方言“了”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田宗燕;“唯补词”产生与演变初探[D];温州大学;2013年

3 唐朝辉;“准补词”初探[D];扬州大学;2011年

4 陈宝莲;现代汉语唯补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敏;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that/zero标补词变异研究:拉波夫的语言变异观[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董玲玲;“V不得”的词汇化及其例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3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43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