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反与遵守:网络言语交际的语用规则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高大,,吴丽林;试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障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郑洁;;语码转换视角下网络交际主体的平等性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李明明;谈言语交际主体的文化背景差异[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王文根;适度——不可或缺的交际砝码[J];思维与智慧;2003年08期
5 胡习之;论语言交际的主体[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韩银燕;路静;;语体与语境的动态平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黄宏姣;跨文化交际中的心理意识准备[J];学术交流;2004年09期
8 金静;;论语言的表达及交流[J];青春岁月;2013年13期
9 胡春华;;言语交际话语选择和理解中的预设定位[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钦懿;;文化作为政治交际影响因素的问题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明明;;谈言语交际主体的认知活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宋晖;微语言中的“语言污染”[N];光明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欢;背反与遵守:网络言语交际的语用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培;论语境中主观因素对意义表达和理解的制约[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亚男;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桑颖;平行型会话模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亮金;论言语交际中话语信息的真假形态及其作用[D];广州大学;2006年
6 刘影;半截话的产生机制及语用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崔莉佳;语气词“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贺亮;话题转换[D];吉林大学;2009年
9 于恒园;论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艳霞;首话题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5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6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