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合音语气词“啦”的多维考察

发布时间:2020-05-18 06:31
【摘要】:汉语语气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语言学界对此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由于语气词的意义虚泛,用法灵活,因而语气词一直是学者们认识和研究的难点。现代汉语语气词虽然使用频率较高,但学界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合音语气词。本文选取认可程度、使用频率较高的典型合音语气词“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使用情况、句法特征、语气类型、语用功能、形成过程等。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并说明语料的主要来源。第二章分析语气词“啦”的使用情况,包括媒介分布和句法分布。在媒介分布上,我们分别从报纸期刊、文学作品、影视节目和网络用语这四个方面分析语气词“啦”的使用情况,考察“啦”在各媒介中的使用特征,以展现“啦”使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同时,本章也考察了“啦”的句法分布。“啦”可用于句末和句中,以句末为常。第三章分析语气词“啦”的语气类型和语用功能。语气词“啦”可以出现在陈述、祈使、感叹和疑问这四种语气类型的句子中。本章分析了“啦”用于各句类的语气特征,比较“啦”与各句类常用语气词以及“了”“啊”“了啊”的区别,从而进一步考察“啦”的语气。此外,我们从完句功能、舒缓语气、凸显情感以及互动功能这四个方面逐一讨论“啦”的语用功能。第四章考察语气词“了”“啊”连用与“啦”的形成。本章从历时的角度对“啦”的形成轨迹进行分析,分别考察了“啦”的合音来源“了”“啊”、合音形式“了啊”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啦”的形成,并从中归纳出合音语气词“啦”产生的条件、原因以及语气词合音的规律。本章总结出语气词“啦”有两个:一是“了”和“啊”的合音,一是由合音语气词“啦”演变而来,表示列举的“啦”。最后一章是余论,简要分析“啦”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的情况,逐一说明连用形式“了啦”“的啦”“啦啊”“啦吧”“啦吗”。最后总结本文观点,分析创新和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邓享璋;;内陆闽语的同化与合音现象[J];方言;2012年04期

2 王珏;;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界定标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王丽华;;龙海方言中的语气词“啦”[J];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02期

4 翟燕;;近代汉语后期语气词“啊”与“呀”、“哇”、“哪”的关系——以《聊斋俚曲》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孙立新;;关中方言“人家”的合音及其用法[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郎琬;基于中国新闻网语料库的语气词“啊”及其变体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易娟;语气助词“啦”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9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69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