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惠水县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13:19
【摘要】:本文的撰写主要是缘于笔者2016年参与的“民族语言调查·贵州省龙里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调研,调查组在贵州省惠水县长腊村就当地布依族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随后又用了一年时间进行网络跟踪调查,本文是在这些调查所获材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惠水县长腊村是布依族高度聚居村。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不论是古稀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孩童,人们都普遍使用布依语。布依语大多都是自然习得,家庭和整个村寨母语氛围浓郁,当地人对母语有强烈的认同感。长腊村布依语单语人人数较少,且多为七八十岁左右的老人,村民兼用汉语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个村落里,布依族对汉语、普通话都持有开放的、积极的态度,乐于去学习、使用。本文以田野调查所获材料为基础,将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情况作为研究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多种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关于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语言兼用情况、语言态度等方面较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力求对调查点布依族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兼用等情况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研究。对民族聚居村落语言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了解,进一步揭示聚居区人民对待母语和兼用语的语言态度;有利于探索在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群体语言使用的动态发展规律,对民族地区语言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研究,提升了社会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学科价值。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调查点以及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描述语言使用现状。根据调查的数据,对长腊村布依语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描写,并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多角度比较了该村村民布依、汉双语能力的差异。第三部分:本文的重点。深入分析长腊村布依族语言态度,主要从对本民族母语、汉语方言、普通话、长辈对晚辈语言选用的态度以及对其他社会成员语言使用的看法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挖掘。第四部分: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对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学者及民间团体、语言使用者及语言传承体均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第五部分:全文结论。总结全文的论述,阐明相关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
【图文】:

年龄分布,样本,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每年长腊村都会有两三个孩子考上大学,在王佑镇下辖的16个行政逡逑村中,长腊村的教育成绩是首屈一指的,甚至在惠水县都是有名的。逡逑在服饰上,长腊村的中青年人几乎都穿上了汉族服装,老年人多数都穿着蓝逡逑黑色短衣、妇女都裹着头帕,这都是经过简化的民族服饰,只有在盛大的节日,逡逑布依族人民才会着盛装,从头型、发饰、首饰、衣服、到鞋子精心打扮,民族风逡逑韵十足。逡逑二、抽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逡逑我们在长腊村发放并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26份,调查对象均为布依族,占全逡逑村总人口的41%。逡逑1.样本的性别构成情况。调查对象中,男性70人,占56%;女性56人,,逡逑占44%,男女比例大致持平。如图1邋-1。逡逑80逡逑

年龄分布,样本,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图1-3样本的职业分布逡逑4.样本的文化程度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明秀;郭欣雨;;歇后语边缘化初探[J];明日风尚;2016年20期

2 范俊军;;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述评[J];现代外语;2006年02期

3 寸红彬;王志君;;世界语言濒危总体概况及濒危语言评估方法[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4 高莉琴;;新疆濒危语言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6年03期

5 兰小云;;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年10期

6 刘宝俊;;论语言的濒危和消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瞿继勇;;语言濒危的生态学观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周晓梅;;语言政策与少数民族语言濒危及语言多样性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06期

9 陈赛;;当语言死亡时,我们失去了什么?[J];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05期

10 罗芳春;;语言濒危现象:文化生态学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戴庆厦;;中国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1期)[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林小春;全球语言平均每月消失两种[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李蓝;语言濒危,方言告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慧;中国几十种语言濒危[N];北京科技报;2004年

4 崔悦 李景卫 廖政军 张e

本文编号:2706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06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