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视角下英汉反复体动词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H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焰磊;吴斌;吴萍;宫献文;刘敏;唐志忠;;不同职业女性人群在反复体位改变中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分析[J];军事体育学报;2017年04期
2 王培敏;;安徽铜陵话反复体标记“紧”[J];语文学刊;2009年20期
3 何洪峰;;上巴河方言的反复体[J];长江学术;2018年03期
4 马治中;浅谈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培养[J];江苏教育;1992年14期
5 ;朱小蔓:学校道德教育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育[J];中小学德育;2018年01期
6 张明;;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J];文理导航(中旬);2010年10期
7 严建国;严建国作品[J];美与时代;2003年07期
8 赫伯特·C·弗里德曼 ,黄允忠;教学成功的五十六条法则[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钱乃荣!200436;现代汉语的反复体[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10 肖永涛;;言语语言治疗[J];现代职业安全;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赢;吴斌;周越;吴萍;刘敏;王跃;宫献文;;不同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A];201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心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2 谷志明;王跃;吴萍;吴斌;刘兴华;;反复体位改变条件下心电图变化特点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王跃;吴斌;吴萍;谷志明;姜世忠;鲁力立;刘兴华;;反复体位时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王焰磊;吴斌;吴萍;谷志明;周越;;不同体能女性人群在反复体位改变中的心血管反应分析[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付小悦;“抓住文化的双重属性”[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鸿恩;李士懋带教中的“六结合”[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桂莲;体视角下英汉反复体动词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2 饶晏梅;汉语复数行为的形式表征及其语义特征探究[D];湖南大学;2017年
3 赵楠楠;构式“V来V去”和“V了又V”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赢;不同平卧间隔的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血管应答和脑血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王焰磊;不同职业与体能女性人群在反复体位改变中心血管调节功能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丁佳;不同反复体位改变模式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高坤;关于“てぃく”和“てく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雷鸣;耒阳方言的体貌系统[D];湖南大学;2012年
9 陈婵娟;基于《川剧喜剧集》的四川方言“体”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杜家俊;汉语助词“了”是事态标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2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9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