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体视角下英汉反复体动词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20:53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体视角下的反复体动词,找出英汉反复体动词的异同点。“反复体”来自于拉丁语“semel”,表示“一次”,在斯拉夫语言中用作后缀,表示单个事件。文中涉及一系列的体理论,例如,Vendler具体区分了动词,其理论堪称经典,影响深远。Smith受到他的启发,提出了反复体动词,认为该动词能迅速发生并且短时间内消失。某种程度上,反复体动词被视为未完成的成就动词,或者与动作动词类似。本文选取blink/眨(巴),cough/咳(嗽),flash/闪,knock/敲和nod/点(...)头这五对反复体动词,分别在美国COCA语料库以及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中进行检索。主要研究问题如下:(1)在句法形式方面,英汉反复体动词有什么样的形式?(2)英汉反复体动词与不同时体搭配有什么样的异同点?通过数据研究,发现:(1)英汉反复体动词与副词搭配时,有持续性特征的副词会影响动词的体特征;在句法结构方面,两者句子通常使用主动语态。因为英语反复体动词的不及物动词用法较多,它们的主语通常是动作的发出者;汉语反复体动词的主语多是人,主导着动作的发生。(2)在时体方面,英汉反复体动词存在差异:对于英语反复体动词,完整体多于无标记体和非完整体,这是由反复体的短暂性特征以及一般过去时所决定的。对于汉语反复体动词,无标记体最为普遍,因为体标记词在汉语中不是必要的。本文主要有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对体概念等理论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第三章阐述如何设计整个研究;第四章呈现研究的结果和分析;第五章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具体的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与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H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焰磊;吴斌;吴萍;宫献文;刘敏;唐志忠;;不同职业女性人群在反复体位改变中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分析[J];军事体育学报;2017年04期

2 王培敏;;安徽铜陵话反复体标记“紧”[J];语文学刊;2009年20期

3 何洪峰;;上巴河方言的反复体[J];长江学术;2018年03期

4 马治中;浅谈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培养[J];江苏教育;1992年14期

5 ;朱小蔓:学校道德教育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育[J];中小学德育;2018年01期

6 张明;;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J];文理导航(中旬);2010年10期

7 严建国;严建国作品[J];美与时代;2003年07期

8 赫伯特·C·弗里德曼 ,黄允忠;教学成功的五十六条法则[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钱乃荣!200436;现代汉语的反复体[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10 肖永涛;;言语语言治疗[J];现代职业安全;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赢;吴斌;周越;吴萍;刘敏;王跃;宫献文;;不同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A];201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心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2 谷志明;王跃;吴萍;吴斌;刘兴华;;反复体位改变条件下心电图变化特点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王跃;吴斌;吴萍;谷志明;姜世忠;鲁力立;刘兴华;;反复体位时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王焰磊;吴斌;吴萍;谷志明;周越;;不同体能女性人群在反复体位改变中的心血管反应分析[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付小悦;“抓住文化的双重属性”[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鸿恩;李士懋带教中的“六结合”[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桂莲;体视角下英汉反复体动词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2 饶晏梅;汉语复数行为的形式表征及其语义特征探究[D];湖南大学;2017年

3 赵楠楠;构式“V来V去”和“V了又V”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赢;不同平卧间隔的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血管应答和脑血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王焰磊;不同职业与体能女性人群在反复体位改变中心血管调节功能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丁佳;不同反复体位改变模式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高坤;关于“てぃく”和“てく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雷鸣;耒阳方言的体貌系统[D];湖南大学;2012年

9 陈婵娟;基于《川剧喜剧集》的四川方言“体”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杜家俊;汉语助词“了”是事态标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2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92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