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唐国史补》词汇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发布时间:2020-08-28 04:11
【摘要】:在汉语史的研究上,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唐国史补》是唐代李肇撰写的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笔记小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三百零八节,仅两万四千字左右。但是该书具有广博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礼仪、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用和价值。另外,这本书词汇量相当丰富,具有十分宝贵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疏漏和缺失。目前,《汉语大词典》的编纂研究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是研究者们进行研究的热门课题。文章选取《唐国史补》作为语料,主要针对其词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与《汉语大词典》进行对照,主要指出了《汉语大词典》在收录词条、解释词义和列举书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补建议,期望可以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补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全文共六个章节,简要概述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唐国史补》及其作者,指出了选择该题的原因和意义以及文章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唐国史补》的词汇特点及其研究价值,总结了《唐国史补》的词汇特点,同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为《唐国史补》词汇与《汉语大词典》的立目商补,对《汉语大词典》漏收《唐国史补》的词条进行补充;第四章《唐国史补》词汇与《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商榷,指出《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方面存在的释义不确和义项漏收的问题,并提出修补意见;第五章《唐国史补》词汇与《汉语大词典》的书证补充,根据《唐国史补》,指出《汉语大词典》在词条举例上存在的问题,对《汉语大词典》的书证进行增补完善;第六章结语部分,将文章的主要观点加以归纳,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强;“厕筹”非“乾(干)屎橛”——《汉语大词典》释义正误[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曲文军;《汉语大词典》“棒槌”补正[J];汉字文化;2001年04期

3 程志兵;谈《汉语大词典》中的诸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刘敬林;《汉语大词典》“能掐会算”释义补正[J];汉字文化;2002年02期

5 赵雪梅;《汉语大词典》若干词释义商榷[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王祖霞;史料笔记与《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姜汉椿;不谙典章 割裂原文——析《汉语大词典》三条词目的相关错误[J];辞书研究;2004年03期

8 徐山;《汉语大词典》辨正[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沈怀兴;《汉语大词典》“连语”释义补正[J];辞书研究;2005年03期

10 张新武;;《汉语大词典订补》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崇高;;《汉语大词典》盐文化词语商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宗乙;;《汉语大词典》释误四则[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界云;周澍民;;汉语工具书编纂平台的语料处理(提纲)[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习文;李娟;;《汉语大词典》古天文词条补正五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玲;;《汉语大词典》方言词语补苴十二则[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7 傅玉芳;;成套词收词的完整性与释义的一致性——写在《汉语大词典》修订之前[A];辞书论集(二)[C];2012年

8 宋浚瑞;;小议《汉语大词典》修订中的例证选择问题[A];辞书论集(二)[C];2012年

9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因假借误释词条举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范崇高;陈家春;;《汉语大词典》盐文化词语补释[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原社长 阮锦荣;“不占有资料,提高质量是空谈”[N];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信守科学 与时俱进 锤炼精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黄河清;“晴雨表”、“五味瓶”、“耻辱柱”确有其物[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黄典荣;“首当其冲”用错了[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5 俞忠鑫;词汇研究之大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蓝有林;网络热催生书业新趋势[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金霞;上海世纪出手五大战略[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培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规模效应 优势互补[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陈昕;因书制宜平铺网络出版战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黄典荣;“生前”不包括“临死时”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崔泰勋;《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孙晓玄;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宋代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闫从发;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时代汉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艳平;《汉语大词典》单义项借代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阚绪良;五灯会元虚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敏;“狂”与语素“狂”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戴俊华;《三国志·魏书》复音词计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芹;《唐国史补》词汇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孟红梅;《汉语大词典》1-4卷含“和”词语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马春玉;《汉语大词典》所收上古十四部典籍重言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春风;《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的字形规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艳霞;《汉语大词典》丧葬词语商补[D];山东大学;2011年

9 廖加;从《豆棚闲话》看《汉语大词典》的补订[D];广州大学;2012年

10 刘宁;《汉语大词典》收录《资治通鉴》词语补正[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7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07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