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母语者汉语人称代词习得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克锦;;汉英人称代词之比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2 张婉琪;;南京方言人称代词的特殊变调[J];文教资料;2016年36期
3 辛小丹;;陕西吴堡方言人称代词“每”字探析[J];知识文库;2016年16期
4 郑寒;;浅析日语“ヒト”(人)一词的指示用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11期
5 米娜玩尔·夏吾东;;汉语言人称代词的变革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09期
6 代军诗;;从人称代词的比较看中西文化[J];文理导航(上旬);2017年02期
7 余日升;;应县方言的人称代词[J];明日风尚;2017年10期
8 雒鹏;;甘肃汉语方言人称代词[J];中国方言学报;2016年00期
9 涂超;;英汉人称代词的运用对比分析[J];知识文库;2017年04期
10 杨小静;;禹州方言中的人称代词“俺”的研究[J];唐山文学;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国炎;;布依语人称代词中几种特殊的称代方式[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2 叶娜;;吴语人称代词“侬”的形成和发展[A];荆楚学术2019年4月(第三十期)[C];2019年
3 侯小丽;;三原话人称代词的数与格[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王治敏;李芸;俞士汶;;人称代词和名词的组合搭配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治敏;俞士汶;;人称代词和名词的歧义消解研究[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小军;;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的演化趋势及特征——从语音弱化与标记化的角度看[A];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六期)[C];2012年
7 梅铮;王厚峰;;汉语人称代词消解的前端处理[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8 罗云飞;李国臣;;采用优先选择策略的中文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臧翰芬;韦向峰;张全;;基于语义结构平行的汉语人称代词消解[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周惠;刘永兵;;二语学术语篇的作者身份与互动性探究——以英语学习者人称代词使用为例[A];《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6年第2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徐家永;略谈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活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2 吴越;“我们”是什么[N];语言文字周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晓辉;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莹;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及相关句法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金顺吉;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贾娇燕;《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李丽娟;动词“看”“想”“说”“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欣;基于语义特征的人称代词指代消解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2 牛宛若;泰语人称代词转换的话语基调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李冰;英语母语者汉语人称代词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4 阎丽芳;人称代词的翻译方法[D];山西大学;2019年
5 杨文玉;《红楼梦》维译中人称代词的语料库考察[D];喀什大学;2019年
6 杨帆;人称代词“人家”的功能表达及其维译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7 王直;摩洛哥初级汉语学习者人称代词习得偏误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8 张桂荣;《水浒传》中的人称代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9 刘思维;小说中的人称代词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10 金巧媚;“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1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1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