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邵武金坑话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08:56
   邵武金坑位于福建西北部闽赣交界处,这一山区使用的方言混杂着闽语、客赣方言的特征。金坑话是邵武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对金坑话的调查能使这种方言语音以文字形式保存,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邵武境内方言的研究。本文旨在对金坑话进行语音层面的描写与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田野调查记录金坑话语音,整理金坑话语音系统,发现金坑话音系有19个声母(包括零声母),86个韵母,8个声调,并总结金坑话声韵调拼合规律。从音节结构角度,归纳邵武金坑话7种文白异读类型,即声母异读、韵母异读、声调异读、声韵异读、声母声调异读、韵母声调异读以及声韵调异读。其次,在金坑话与中古音系对比中发现金坑话的语音特点:声母方面,金坑话中古全浊声母遇塞音、塞擦音大部分归入送气清音声母,小部分归入不送气清音声母;透、定二母字部分声母读为清擦音声母[x],知章组与精庄组对立,精庄组部分声母塞化与端组混同,晓组合口字声母与非组声母混同。韵母方面,金坑话古山摄开口一等舒声牙喉音与齿舌音今分韵;宕摄开口一等唐韵与江摄开口二等江韵混同;韵母较为完整地保留中古阳声韵韵尾[-m、-n、-?],入声韵今多读喉塞音韵尾[-?],也有部分入声特征消失,读为阴声韵;部分古舒声字今带喉塞音韵尾[-?]。声调方面,平分阴阳;少部分次浊上声及清上今读上声,大部分古次浊上声今并入阳入,古全浊上声今并入阳去,上声不分阴阳;古清去字今归阴去,浊去字今归阳去;古清入字今归为阴入,小部分古清入字今因无入声特征归为阴平乙,古浊入字今归为阳入。然后,从声、韵、调三方面将金坑话与邵武境内城关话、和平话语音进行内部差异比较研究。从理论分析上看,金坑话与和平话相似度较大。最后,将金坑话与闽语及客赣方言语音进行对比,比较后发现,金坑话与赣语最为相似,其次为闽语,金坑话虽与客语有相关联的特性,但客语对金坑话的影响并不大。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栗华益;;试析邵武、光泽方言的入声鼻音韵尾[J];语言科学;2012年05期

2 郭必之;;邵武话动态助词“度”的来源——兼论邵武话和闽语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8年02期

3 张双庆,万波;从邵武方言几个语言特点的性质看其归属[J];语言研究;199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雯;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碧玉;莆田江口方言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聂玉娟;泰宁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3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13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